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 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注释】 1、和:四声,唱和。 2、杨元素:即杨绘,字元素。苏轼为杭州通判时,杨元素是知州。 3、柯:树枝。 4、蕤(ruí):花茂盛的样子。 5、酒卮(zhī):酒杯。 6、离离:繁盛的样子。 【背景】 这首词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的第四年即熙宁七年(1074)初春,是作者与时任杭州知州的杨元素相唱和的作品。词中通过咏梅、赏梅来记录词人与杨氏共事期间的一段美好生活和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1071年,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王安石颇感愤怒,其门下御史谢景搜集证据,并在神宗面前弹劾苏轼,因司马光为苏轼求情,故苏轼被外调离京,在1071年-1074年秋在杭州任通判。 【诗词解读】 这首诗词,是写1074年春节过后,与杭州知州杨元素,在雪后庭院中咏梅、赏梅、饮酒、赋诗时为和杨元素的诗词而作。 因为这时候苏轼刚步入官场没多久,尚未经历仕途中的大起大落,词内容清丽高妙,但哲理稍逊。 这首词为和杨元素的词,词为咏梅,却无一“梅”字,这是咏物诗词中最标准的写法。词写梅,动静相宜。上片写雪后寒雀站满篱笆,争先恐后地攀爬到梅花清冷的枝头上,它们仿佛要从绽放的花朵上沾染更多春的气息。 鸟儿们正醉心于欣赏梅花的芳姿,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以致于当赏花人突然出现在花架下,它们才有所惊觉,纷纷飞起躲避。 “踏散芳英落酒卮”写鸟儿虽然被人惊起,但却流连于梅花的婀娜多姿而不肯离去。它们在枝权上眺来跃去,搅腾花瓣纷纷扬扬,落入赏花之人的酒杯里,更为人物增添了赏梅的雅兴。 “痛饮又能诗”既写宴饮之人的风流豪爽,又暗含梅增雅致所以令酒宴气氛高涨。文人雅士集于一堂,无酒不欢、无诗不雅,因而在酒宴上,宴饮之人竞相豪饮作诗,气氛十分之热烈。乍一看,此句似乎与梅没有多大关系,细细味之,正是因为有梅助兴,才令风流之士酒兴大涨、诗兴大发,才会“痛饮又能诗”。 “坐客无毡醉不知”写宴饮之人在经历了“痛饮又能诗”的过程之后,酩酊大醉,连地上铺的座毡没有了都感受不到。梅花开时为冬末春初时分,地上寒气未尽,无毡而坐肯定会感觉到寒冷。然而众人开怀畅饮,酒兴正酣,丝毫没有察觉出异样,更显示出梅之醉人,酒之醉人,兴之醉人。 “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主要写宴饮并非一次两次,而是由花开到花谢间多次举行,由此可见众人雅兴之浓,衬托出梅花的魅力。 “花谢”则“酒阑”,点出了多次宴饮的目的正是为了欣赏梅花之绚烂,一旦无花助兴,酒兴自然也变得阑珊。花谢之后,满枝青梅取代了花的位置。“离离”形容青梅繁盛茂密的样子;“微酸”二字以青梅的味道代指实物,增添雅趣。青梅之茂盛可令人追忆梅花之繁盛,梅的形象依然充于字里行间。 明日就立春了,春天马上到来,期待春暖花开时,我们能战神疫情,一起相约在美丽的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