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和套格套分享:巴林右旗博物馆红山玉器欣赏

 七烟 2020-02-03

巴林右旗博物馆红山玉器欣赏

孟和套格套

孟和套格套简介:现在内蒙古博物院工作,主要从事内蒙古地区民族民俗文化遗产展览与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士、内蒙古大学硕士、并修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课程。曾访学蒙古国立博物馆、日本学艺大学、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以及日本立正大学等地。

神奇而美丽的巴林草原,埋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的那日斯台遗址是最负盛名的。

那斯台遗址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巴彦汉那斯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巴林右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此进行了考古调查。整个遗址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1000米,总暴露面积大约在150万平方米左右。在此采集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石雕、玉器等,其中出土的玉器独具特色,数量多达一百余件,已公开发表的有玉猪龙、玉鸮、三联璧、勾云形器等,在种类、题材、造型、工艺等方面具有红山文化时期的特点和风格,使用的玉料大部分为岫岩透闪石软玉。

那日斯台遗址出土的玉器和石器真是丰富多彩,品种繁多,几乎囊括了红山文化鼎盛时期的所有器形,主要有龙形,有鸟、鸮、蚕、鱼、人形玉器,还有勾云形佩、斧、璜、兽首三孔器、三联璧、纺瓜、饰件、珠饰、坠饰、玉管、玉锥、玉棒、玉匕形器等。这些重要的出土文物在研究红山文化和兴隆洼文化的过程中将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在巴林右旗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玉器有6处。分别是那斯台遗址、查干诺尔锡本包楞墓葬、巴彦塔拉苏达勒遗址、巴彦汉查日斯台遗址、查干诺尔洪格力图墓葬、查干诺尔巴日图墓葬。除此以外,还有多年来从该旗幸福之路查干宝力格、沙布日台查干敖包、羊场乡、巴彦查干、巴彦塔拉高勒艾勒等地区征集收购的玉蚕、玉鸮、玉龙、箍形玉器等零散玉器。


巴林右旗博物馆红山玉器欣赏


1982年出土的砂岩单柄杯

那日斯台遗址


1980年出土的石人像

那日斯台遗址


1979年出土的叶腊石桂叶形纺瓜

纺轮、纺瓜是红山文化遗址中常见的一种捻线工具。那斯台遗址出土了大批的石、陶质纺瓜。




1980年出土的玉鸮


1982年出土的玉鸮



1982年出土的玉三联璧

那日斯台遗址

呈长条三联弧形,顶端平齐,下端三弧形明显,中间透雕三个并列圆孔。



1980出土的勾云形佩

那日斯台遗址



勾云形玉佩

查干诺尔出土


玉玦

洪格力图出土


1980年出土的玉雕龙

那日斯台遗址


1978年出土的鸟形白玉玦

那日斯台遗址

鸟形石玦。鸟体呈扁圆蜷曲如环状,两眼大而醒目,用双线阴刻呈回形,圆弧形尾向上卷曲,玉料为白玉,那斯台出土。通高5.5、宽4.9、厚1厘米。


玉蚕

那日斯台遗址




玉箍形器

巴彦查干


玉斧

高勒艾勒



出土的玉球状配饰


1987年出土的玉兽形佩

那日斯台遗址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欢迎转载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