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盆望天:吕布错用的谋与勇「原创」

 彭志文文集 2020-02-03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话是上了史书的,出自《曹瞒传》。吕布,字奉先,乃东汉末年群雄之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新三国》把他描绘为“武艺第一”,却“有勇无谋”,那么,历史上的吕布真是这么回事吗?

我认为, 看一个人,看他史籍上的履历、看他的人生轨迹,是最为客观的。个人观点,吕布的一生大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马前之卒,投机钻营

吕布人称为“飞将”,冲锋陷阵,恃勇斗狠,绝对没话说,他最初是丁原的主簿,丁原对他不薄,很信任和亲近他,但没有父子的名义。吕布却受人唆使杀害丁原,归附了董卓,从做人的角度来看,吕布的确是忘恩负义,不地道。

董卓很器重吕布,同他发誓结为父子,吕布一路官运亨通。吕布自己表现不好,有负于董卓的信任,在司徒王允许诺以更大的利益,唆使下又诛杀了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等击败,不得已依附袁绍;因为被袁绍猜忌,又依附于张杨。

这一段经历,分析下来,吕布作为打手(武将),颇有勇力和利用价值,否则,是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引诱他,和接受他的背叛。

第二个阶段:汉末诸侯,一代枭雄

公元194年,趁曹操攻打陶谦之际,吕布与陈宫、张邈等人联络而进入兖州,占据濮阳,这是吕布创建基业的开始。他与曹操交锋了两年,曾使曹操数战不利,但最终被曹操击败。

吕布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又趁着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时而和好,时而相互攻伐。这期间,吕布以辕门射戟的方式化解了刘备与纪灵的争斗,这一桥段突显了吕布的谋略和政治眼光。

吕布通过一次次的背叛,一次次投靠对自己有利的势力,最终形成自己的军事集团,可知吕布不是有勇无谋,而是有勇有谋,但他的谋是以利益为先,而且做得很明显。

吕布个人素质不咋地,没有大智慧,目光比较短浅,注重眼前利益,反复无常,没有道德底线,做事却很果断,很决绝,不计后果,不按常规出牌,每战又身先士卒,带头冲在最前面,所以,给人感觉他很“骁勇”,很是强势。

第三个阶段:众叛亲离,白门楼枭首

公元198年,吕布先后击败刘备、夏侯惇后,曹操不得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少谋,心胸狭隘多猜忌,还很好色,与部属妻妾私通,因此被部下出卖,走逃无路,于第二年的2月7日,自缚向曹操投降,他以为曹操会放过他。但最终曹操没有放他,而是缢杀加枭首。

纵观吕布一生,他的勇猛之所以在史书上留迹,正如陈寿对他的评价,“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不夷灭也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