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敦煌石窟(四)敦煌的历史变迁——隋

 坐看云起7512 2020-02-03
        隋,581年——619年,短短38年,却统一了华夏,再次打开丝路,为唐的兴盛打下了基础。

       隋建国前后,西部边疆并不稳定,不断受到突厥、吐谷浑的侵扰。从581年突厥侵隋开始,到607年东突厥臣服,隋与突厥之间断断续续经历了26年的战争。期间,突厥大体以金山(今阿尔泰山脉)为界,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控制蒙古草原,与隋的关系比较缓和。西突厥的疆域则横跨天山南北,雄踞中亚,是西域的霸主,吐谷浑则占据今青海大部、南疆等地区,二者南北夹击,控制了丝绸之路。

      为解除西部边患,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使丝绸之路畅通,展开贸易,隋王朝开始推进对西域的经营。隋炀帝登基不久,首先派杜行满和李昱出使西域,杜行满一行一直走到了中亚的昭武九姓国考察访问,受到欢迎,李昱则到了波斯(今伊朗),作为礼尚往来,波斯国王也派使者回访。《隋书·西域传》序记载:侍御史韦节,司隶从事杜行满使于西番诸国,至罽宾(今塔什干附近),得玛瑙杯,印度王含城得佛经,史国得歌舞教练,狮子皮、火鼠毛。

隋时期世界地图:

       同时,隋炀帝还派黄门侍郎裴矩管理甘州(今张掖)的互市贸易。裴矩往来于甘州、凉州(武威)、沙洲(敦煌),招徕胡商前往长安洛阳贸易,并将了解到的西域44国山川、姓氏、风土、服章、物产等各方面情况汇编成图文并茂的《西域图记》3卷。这是我国最早、最系统的对丝绸之路的记载。在《西域图记》序言中,记载了当时通往西域的三条道路,“发自敦煌,至于西海”,至于西海究竟是不是地中海,因为《西域图记》的佚失,我们已不得而知,另裴矩认为敦煌是“……故知伊吾(哈密)、高昌(吐鲁番)、鄯善(若羌)并西域之门户也。总溱敦煌,是其咽喉之地”。

其实历史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很滑稽。在中国史中,除了神话故事里的周穆王曾向西到了昆仑山,见了西王母,有一场浪漫无比的会面外,现实中,据史书记载,只有秦始皇在公元前220年,到了甘肃陇西一带,还有就是隋炀帝,曾经到了张掖,偏偏这两位都是在历史上以臭名昭著而闻名的皇帝。事实上,开发西部的皇帝几乎都没有因此得到什么好名声。

609年,隋炀帝率大批军队、文武百官、宫廷后妃等十余万人(也有说几十万人)从长安出发西巡。这并不是一场游玩,而是一场以征服吐谷浑打通西域通道为目的的巡行。

隋炀帝西巡示意图:(拍自齐双吉的《隋炀帝西巡》)

       西巡中,隋炀帝利用祁连山和大通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对吐谷浑的征讨大获全胜,解除了吐谷浑对隋边境和丝路的威胁,青海大部分地区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纳入中央王朝的行政。

       隋炀帝最后率众翻过祁连山扁都口,到达张掖,登焉支山,接受了高昌王及王子、伊吾吐屯设(突厥臣属地设立的官职)、西域27国使臣等人员的拜谒,同时举办了持续6天,20多个国家参与的国际商品交易会。会后,在吐谷浑故地设置四郡,随后,因为伊吾吐屯设的臣服,加置伊吾郡,形成了新的河西“五郡”,隋向西部的手伸了出去。

新的河西“五郡”:

       隋文帝杨坚被突厥人称为“圣人可汗”,隋炀帝杨广亦是如此。河西走廊全线畅通,商贾使者络绎不绝,敦煌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隋文帝、隋炀帝都很崇信佛教,隋文帝出生在一座尼姑庵里,隋炀帝21岁就在江都天台宗受戒,因此这两位皇帝都大力推行佛教的开窟造像、写经、起塔等活动。这种全国性的兴佛当然更为鼓励了敦煌的开窟造像,莫高窟迎来了黄金期。短短38年,莫高窟就新开凿石窟101个,重修北朝时期洞窟5个,以平均每年2个多的速度密集开凿石窟的时代,唯隋而已矣。看看杨广的营建东都、修大运河、征高句丽,也无不体现着这种只争朝夕,所以我总说每个时代都有着它独一无二的特性,它挥洒在、弥漫在整个社会中……

莫高窟 隋303窟:

莫高窟 隋419窟 阿难特写

莫高窟隋276窟西壁菩萨像:


莫高窟 隋206窟  西龛内顶部  飞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