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 | 正月初九,以诗会友

 lemon0520 2020-02-03

放翁宠赐正月九日诗翰
宋 · 苏泂
一篇盈轴粲龙蛇,
归自黄州政尔嘉。
大似新年逢好事,
春风吹宝入贫家。

注释:

放翁:南宋诗人陆游自号放翁。

诗翰:原指诗文手迹。诗中指陆游赠送给诗人的七言诗作《简苏邵叟》。

盈轴:盈,充满。轴,用于缠在轴上的线以及装裱带轴子的字画 ,诗中指陆游所赠之诗。

粲龙蛇:指书法飞动圆转。

归自黄州:用苏轼比拟陆游,此句是借苏轼典故赞扬陆游政绩。

春风吹宝入贫家:比喻,将陆游赠诗之举比作春风将宝物吹入贫寒之家,贫家,诗人自谦的说法,犹如陋室。


知人论世

这首诗作于开禧二年丙寅(1206)春,山阴。陆游当时八十三岁,赠送给苏泂的“诗翰”,就是《简苏邵叟》,诗云:

“君家文献历十朝,魏公峨冕加金貂。 
孙支得君愈隽发,贵名突兀凌烟霄。 
居吴入蜀三十载,诸公孰能折简招。 
涧松意气极磊砢,天马毛骨何超遥。 
鼎来行卷十九首,缑山明月闻吹箫。 
沉香亭畔未须说,想见风雪上灞桥。 
老夫诵之群玉府,学士如堵不敢骄。

苏泂 [jiǒng](1170~?),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少从其祖游宦入蜀。长而落拓走四方。

曾再入建康幕府。从陆游学诗。与之唱和者,有辛弃疾、刘过、王柟、潘柽、赵师秀、周文璞、姜夔、葛天民等,皆一时名士。著有《泠然斋集》二十卷,诗余一卷。

(清 · 蒋廷锡 · 《菜根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答唱和之作。字里行间表达的是诗人对陆游老先生的敬仰、赞扬和感激之情。

诗的第一句以龙蛇舞动之态赞扬放翁书法的飞动圆转。第二句以苏轼在任黄州的典故肯定陆游政绩的优秀。

三、四句表达对陆游赠诗给自己的感激之情,诗人受宠若惊的神态跃然纸上。

一整篇诗文手记好似舞动的龙蛇,飞动圆转;放翁的政绩与才学堪比当年身在黄州的东坡居士。

得到放翁的手稿,就好像是遇见了春风将宝物吹入贫寒之家,蓬荜生辉。这恰是新年中逢着的一件好事情啊。

(陆游画像)

今天我们的每日读诗是一首赠答诗,诗词赠答,是古代文人交流感情的一个重要手段。

往来唱和,既能相互砥砺学习,也有一分斗智的趣味,更大的作用是情感的展示和交流,向知己表达自己不足为外人道的思绪。

历史上唱和的典故很多,今天知非想和大家讲一讲古人的赠答趣事,感受古人之间充满新意的沟通和交流方式。


李杜赠答

李白和杜甫,中国诗坛最伟大的两个高峰,一个是浪漫主义的典范,一位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他们相差了11岁,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惺惺相惜。

二人相遇之时,李白已经名满天下,所以杜甫大多数时候显得有些拘谨和毕恭毕敬,崇拜之情溢于言表,对李白的各种所作所为都表达无限的赞叹。

而李白则没那么拘谨,轻松调侃之外,更多了几分浓浓的关切之情。


元薛唱和

元稹和薛涛的“元薛唱和”算是古代文人风流韵事的代表了。

二人一个是名动天下,诗文俊逸的风流才子,一个是艳冠京城,色艺双绝的青楼名妓,惺惺相惜,诗月唱和,花酒风流,羡煞天下人。

元稹的寄赠满是赞赏,其深情款款见诸笔端。然而才子注定风流无情,分别后也是山水不相逢,纵然薛笺血染,轻视含泪,也换不回浪子的心。

元稹此时已投入新欢的石榴裙下,早忘了旧时红颜。薛涛也是见惯了风尘,因此诗中并没有太多哀怨责备,反而满是自嘲。红笺小字凭谁诉?也许只能无语脉脉向黄昏了。


刘白酬答

刘禹锡与白居易,号称“刘白”,相交莫逆。二人同年出生,也有着相似的被贬再贬的不幸经历。

两位诗人久别相逢于扬州,宴席上举杯痛饮,自然感慨万千,白醉而即席赋诗,白诗风格口语化,好懂,诗称国手而命运不济,在官场只好寂寞,蹉跎度过,二十三年光阴,把才名折损太多啊!全诗无一处引典,而自己的心情,友情全在诗里了。

酒助诗兴,刘禹锡也即席唱和,既是答谢老友,也是宣泄情感。毕竟自己在那个“凄凉地”被“弃置”了二十三年啊!

又随手拈来”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引得贴切而又夸张,妙不可言,特别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成为千古名句。

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二苏情深

苏轼和苏辙可能是文坛上最著名的兄弟。他们文采相仿,性情互补,经历相似,加上二人德行不亏,所以关系亲密无间。

也因此,流传下来了一批二人之间唱和的作品。比如渑池怀旧。苏辙的主题是怀旧,是回忆,也是惜别,体现的是人生感叹,有些伤感,也有些无奈的感叹。相比之下兄长苏轼就要洒脱得多了。自由舒卷,超逸绝伦,散中有整,行文自然。

人生观如此,其劝勉爱弟的深意亦如此。

此种人生哲学亦庄亦禅,备受推崇。悲凉中有达观,低沉中有昂扬,有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也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的底蕴,圆转流走,一气呵成。


赠答唱和,是一项极尽文人之乐的活动,是古人情感与智慧的体现。

了解了这么多的赠答典故,知非建议,趁着新年余热未消,何不拿起笔墨,与三五好友唱和赠答,共享古人之乐呢?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本号文章,欢迎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