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70多岁的大诗人被人横刀夺爱, 气得睡不着写下此词, 流传1000多年

 准提药师安般禅 2020-02-04

爱情中最痛苦的事,或许不是爱而不得,而是得到后的失去。当年王雱因身体弱,父亲王安石为了成全儿媳,儿子还在世时就将儿媳改嫁他人。事后王雱伤情不已,写下了句“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的这段爱情悲剧是拜他爹所赐,在当时的家长制度下,他无可奈何。而本期的这位大诗人的苦,则更是无处诉说。

此人名叫韦庄,是唐代有名的大文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与温庭筠并称“温韦”。韦庄一生坎坷,历经晚唐的种种巨变,年近60才进士及第,64岁后入蜀襄助蜀王王建。公元907年王建登上皇位,第二年72岁的韦庄被扶上了宰相之位。

《浣溪沙》

唐.韦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君与臣抢爱人,这场争斗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韦庄或许也知道对方是不会回来了,却还是忍不住在一个个月夜想起对方。词的上片一开篇就连用两个“夜夜”加强了语气,漏断更残之际,词人凭栏望月,连皎洁的月色也成了伤心之物。最后一句“想君思我”是说对方也会想自己,此时飞上枝头的才女是否真的会想起这位70多岁的老诗人,其实是要打一个问号的,但显然韦庄对他们的爱情很坚定。以对方的相思写自己的相思,更具感染力。

词的下片化用的是崔郊的“侯门一入深似海”,或许两人还有机会见面,但身份地位却早已不同。词人只能翻看当年两人一起看过的旧书,以此寄托相思。最后的词人发出绝望的一问,何时还能再重逢,何时还能共回长安。说起来韦庄也算是性情中人,因为这件事他对王建心中是充满怨意的,内心气愤难当,所以才会有离蜀回长安的想法,只是这种想法只能在夜深人静时抒写于笔端。

韦庄是花间派的代表,他的多数情词都难脱脂粉气,多有无病呻吟之嫌。这首《浣溪沙》虽辞藻不华丽,却写得异常清丽,与他以往的作品相比别具一格。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他自己体会到了相思之苦,所以才能有如此深的体会。可惜最后这位大诗人还是没有实现平生之愿,不但没有抢回爱人,而且一辈子也没能再入长安,几年后便客死成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