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边泥沙中这海鲜,看着嫌弃,却是天下奇鲜,吃过的都圈粉了

 赵东华 2020-02-04

说到美食,相信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河鲜或海鲜了,比如河豚,刀鱼,海参,鲍鱼,在我们的生活中无疑是食材里面的翘楚。在内陆,人们吃海鲜喜欢吃大一些的,而对于生活在海边的朋友来说,赶海时在海边礁盘石缝里捡拾的海螺,牡蛎,泥沙里挖出的海肠,虾蛄,才是真正的海鲜,俗称“小海鲜”。“靠山吃山,开海吃海”虽然说海边人对海鲜再熟悉不过,而有一种极品海鲜,鲜美堪比大闸蟹,叫“虾”却不是虾,即便是住在海边的人不一定都见过。


在海边,涨潮时海水常把一些贝壳类和软体动物带到海岸边,居住在海边的人们,会赶在落潮时到海岸滩涂,礁石上捡拾或采集海产品。赶海是十分有趣的事情,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海鲜,如果幸运的话还会有想不到的收获。在山东海岸边的滩涂上,赶海时常会从泥沙里挖出一种样子像小海怪的东西。它外形像虾蛄,背着一个蟹壳,样子似蟹非蟹,似虾非虾,像是树上的知了猴,海边人索性叫它“海知了”。


海知了体分两节,多足,壳薄,又叫蝉虾,猪仔虾,海蝉。海知了栖息在滩涂或岩礁,以海洋中其它鱼类,或蟹虾等生物吃剩下的肉渣为食。海知了个头小,长相怪异,却富含钙,磷,钾等矿物质,油炸后味道比大闸蟹,龙虾还鲜美。海知了营养价值颇高,不过生长缓慢,在大海里生长5年的时间才可以“爬上”餐桌。



那么,怎样得到海知了呢?海知了在海水中觅食,退潮后就钻进泥沙里,在泥沙上留下的气孔。赶海时有经验的人会根据海知了的气孔,用铁锹在旁边一挖,海知了就被翻了出来。挖海知了除了需要技巧外,还得在清晨太阳没出来的时候,太阳一出海知了便不知所踪了。而且海知了只生长在日照及青岛一带海域,所以产量极少,是一种很珍贵的海产品。


海知了的壳很薄,海边人将海知了洗净泥沙后入油锅炸至焦脆,放一点椒盐,口感香脆极为鲜美,被誉为“天下奇鲜”。海知了的吃法有很多,除了油炸之外,将海知了用热油爆炒,或者用白酒与虾油把海知了腌渍入味后直接生食,味道同样鲜美。


海知了这种海鲜,不能人工养殖,随着喜欢吃海知了的越来越多,因为野生资源少,如今已经非常稀少。在普通的海鲜餐馆里很难吃得到海知了,在大型酒店里也许会偶有看到,不过价格很昂贵。在海边,海知了挖到后就遭哄抢,卖到了80元一斤,即使如此仍旧供不应求。以至于有网友感叹,自己在海边住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听说海知了这种海鲜,别说吃过了。(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致谢)大家吃过“海知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