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家治愈:武汉62岁大叔抗病毒成功!

 长沙7喜 2020-02-04
每天看看  让自己育儿得心应手

娃的世界咱要懂 每天弄懂一点点
溪姐: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武汉医疗资源有限,陈大叔未被确诊,也未被收治入院。在居家的环境里,他的病基本痊愈,非常鼓舞人心。

2月3日,是我《未来教育家》杂志的同事盼盼春节假期以来最开心的一天。

这天,她的父亲在武汉的疫情定点医院——武昌医院做了肺部CT。CT显示,他那几天前曾多发磨玻璃影的双肺,大部分病灶已经吸收,仅左肺还剩一点。

发热门诊的医生,显得比家属更高兴,夸家属们的隔离和照顾都做得特别好。

那么,陈大叔一家是怎么做的呢?溪姐采访了盼盼,将他们一家与病毒抗争的经验,分享给全国人民。

01


也曾焦虑与慌乱

2019年1月19日,陈大叔去汉口火车站附近某医院探望患肺癌住院的亲戚。

尽管老人家知道,12月8日武汉就发现了首例新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但大叔出门,并未采取防护措施。

因为,街上一切如常武汉市人民对新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的认知,还停留在官方消息的“可防可控”上。因此,陈大叔出门探望亲戚,毫无顾虑

1月23日,陈大叔开始低烧,37.9°,家人带着去武昌医院抽血、拍片,CT显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考虑肺炎,医生建议密切观察。

回家持续低烧、乏力,没有腹泻、咳嗽、气喘等症状。1月27日,转为高烧,39.5-40°。

家人们的焦虑升级,非常担心陈大叔的安危,也担心家人被感染,希望得到专业的救助。

他们通过多个渠道去努力,社区、普通医院、定点医院,大医院、小医院,只要听说有可能得到定向救治,就赶紧去排队,一排就是一整天。

但是,都没有什么结果。武汉隔离病房的床位,远远不够。所去医院都没有核酸试剂盒,无法确诊,也无法收治入院。

拍CT,陈大叔的磨玻璃阴影越来越严重。

医生只能开药,让陈大叔在家隔离,多吃多喝水,提高抵抗力。

02


居家治疗的方法

居家,是有别于住院;治疗,还是得医生开方子。

这是同事盼盼做的居家治疗记录,直接呈上。

03


科学细致的关怀

陈大叔一家,从来没有居家治疗的经验,何况治疗的是传染性极强的新型肺炎。

不紧张是假的,一家人考虑的是,如何在紧张之中,做到最大限度的安全。

他们家在武汉有两处房产,1月23日,陈大叔低烧、拍片、医生考虑肺炎之后,他担心传染给家人,坚持要独处。

但家人担心陈大叔的病会加重,身边没人照顾怎么行?还是在大家庭里给陈大叔准备了一个单独的房间。

一天通风两次,保持室温在22°左右。

陈大叔单独使用一个卫生间,单独使用垃圾桶。专人送餐送水,送餐时戴口罩、戴一次性手套,用一次性碗筷。

正常饮食,清淡。每天一个橙子、一个苹果。即便服药后食欲减退,仍然坚持饮食和水果。还服用了即食燕窝,以及健身人士常用的优质蛋白质。

陈大叔出门看医生,从隔离的房间到大门口,用稀释的84消毒液多次喷洒。

一家人对待陈大叔的居家治疗,可谓做到了“科学和细致”。

医生只能医身,家人才能医心。在疫情肆虐的时候,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陈大叔感到温暖。

温暖之人,会有一个好的情绪。而好的情绪,是可以提高免疫力的。

溪姐理解医生,在看了陈大叔2月3日的CT后为什么会那么高兴!

因为陈大叔的经历,对目前两万多的疑似病例,和已经已确诊尚未入院治疗的病患来说,是个很好的鼓励。

一线的医生,在如何治疗新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方面,又多了一个经验。

这个消息,对全国人民来说,又何尝不是振奋人心的呢?

愿十三亿中国同胞,早日战胜疫情!

1、非典,已过去十七年:那些活着的被非典改变命运的人(组图)

2、钟南山成全民偶像,众明星撤离热搜:孩子,你为什么要好好学习?

3、大年初四,我上了趟医院。

4“被孩子气到心梗”:妈妈拎不清这一点,难以养出优秀的孩子

5、惜命的最好方式不是养生,而是管理情绪

6、写作文虐哭无数孩子?这位妈妈的做法简直绝了

如果好看,点个再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