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中医古人是如何防治强烈传染性疾病的智慧

 响亮2013 2020-02-04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与大自然恶略的环境、其他的生物种群展开了斗争。不过最为严重的还是疾病,因为在无形之中就可能被吞噬。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诊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可以发现人类同瘟疫的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虽然每一次的瘟疫攻击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伤。但方城王炳林中医诊所的王亮医生表示,勇敢的中华儿女每次都会挺直了脊梁重新站起来,那么早在古代瘟疫爆发之际,缺少有效卫生条件的人类,都用那些指导思想和预防方式呢?

一、对强烈性传染病,古人的认识和预防思想

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中就明确指出了“虚邪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病安从来?”翻译出的意思是:自然界不正之气,会趁身体虚弱时,不知不觉就会进入人体,我们应该避开这类虚邪贼风;又在《黄帝内经.刺法论篇》黄帝问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易者?岐伯曰:不相染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 牦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从两篇经文中所指的虚邪风和五疫,根据其症状特点描述,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对众多流行性疾病的统称,这一点已取得中医界的共识。在《素问》遗篇中,认为温疫与五运六气变化异常有一定的关系,五疫是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或以称“五疠”。在古典籍《周礼·天官·冢宰》、《吕氏春秋·季春纪》中对瘟疫都有记载,如“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先秦时期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是“非时之气”造成,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二,对强烈性传染病,古人的治疗思想

从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言中的记载来看,在东汉时期的伤寒病有强烈性传染,死亡三分有二.致死率极高。治疗上创造性提出辨证论治(六经辨证法)法。

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指出:在瘟疫大发作时,多是表证,不宜使用象巴豆这类有大毒的药攻下药。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提出治疗温疫的三法:宜补,宜散,宜降。

清朝余师愚,根据暑热疫的病证特点,创立“清瘟败毒饮”一方,对温热疫的辨证治疗具有典范作用。

总结:对于如何才能不被这些传染性强的疾病所感染,《黄帝内经》中有两个最经典、重要的指导思想:

第一个指导思想:是多处提到的避之有时或避其毒气,避之与我们当今遇到较强传染性病时,采取的隔离治疗、或隔离观察,可以看作一个是指导思想,一个是实施方法。

第二个指导思想:是岐伯回答黄帝这一句“不相染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

要想不被传染上,首先强调的是正气存内,再则是避之,也就是两者都不可少,正气存内是最关健一环.

具体的预防方式:

1设立隔离区域,控制瘟疫传播

在古代,中医师们就意识到了瘟疫有着极强的传染性,并发现隔离具有传染性的病人是必要的预防措施。公元2年,青周大疫,平帝诏曰:“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可见当时是由政府安排宅房作为隔离医院,用以诊疗瘟疫患者。考古发现,在汉代中国就有“病迁坊”设施,用来隔离麻风病人。古代战争时期,军队中打仗时感上瘟疫的士兵需要同健康人隔离开来以防传染。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很有效果的,瘟疫不会大范围的扩散。

2注意个人或卫生环境,健全系统设施

古人就非常注意环境的卫生,在秦朝时候甚至有刑罚规定:不可随便放置垃圾,“弃灰于道着”要被处以罚款或鞭刑,衣冠不整面容不洁者同样有处罚,古人也讲究焚香沐浴。而且在当时城市内就已设有下水通道!管道多为陶制,逐节相连,可以排泄污水。方城王炳林中医诊所的王亮医生表示,这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是极为先进的,彼时的西方国家,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垃圾排泄物随意丢弃,甚至有历史学家表示,当时的西方城邦是建立在粪土当中的,这也是西方瘟疫爆发严重的重要原因。

3消毒处理,预防疾病传播

中医在古代就已经有消毒的意识了,在疾病爆发的区域,会使用醋或者石灰进行处理。据秦代出土的竹简记载,凡来秦国入城的宾客入城时,其乘车和马具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宋代还用艾蒿等药物驱赶蚊虫以预防瘟疫。这样的方式也是非常有效的。

4提前预防减毒,不治已病治未病

天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瘟疫。但中医在总结经验之后,在公元980-1567年间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术,既用天花病人身上痘疹疱里的痘浆、痘疮结痂、或是用天花病人穿过的沾有天花痘浆和痘疹的衣服,去感染未患过天花的人。以现代医学来解释,被接种的人会感染轻微的天花病毒,但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解决掉,从而获得了免疫能力。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方式,还被引进到欧洲国家,挽救了千千万万人。

5运用草药、针灸等手段积极诊疗

中医的诊疗手段多样,使得患者的安全更有保障。按照途径可分为内治与外治,内治指的是各种草药方剂;外治包括针灸、艾灸、砭石等等。这些手段在古代的瘟疫爆发之际,以中医系统的理论观念为指导,起到了极大作用。比如其中的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论述了对多种传染性疾病不同时期的诊疗方法,不但书中的方药沿用至今,其灵活多变的辩证施治方法奠定了中医实践的基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