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传习所特别提醒:看诊请找医生,切忌不辨证、按文中所提方药服用) (患者写的《送瘟神》书法作品) 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首伤肺胃。然此次病因以寒湿为主因,同气相求,故所损伤者以脾肾为主。前期损脾后期及肾。故而大多数病人前期即有腹泻、欲呕等症状,后期有大小便不约的情形。亦有患者,火热体质,化热化燥者,但是却十不占一,数量很少。脾主肌肉四肢,中阳被伤,故而身困乏力。脾胃乃后天之本,天下粮仓;亦是枢纽,脾被湿困化津不利,成为痰浊,然此时上输于肺的就不再是精微,而是浊腻。肺部CT所见蜘蛛网状病变则可视为这些不能营养、反害自身的浊邪垃圾所致。脾被浊邪所困,故而运化日艰,病人则出现纳差,甚至欲呕的症状。人之玄府,全身无处不有、无器不存,瘟疫邪气伤人脾肾,痰浊腻滞阻闭玄府,因以寒湿为因,故多数病人整个病程皆身热不扬,体温处于低烧阶段。因寒湿为阴邪,午后一阴生,环境引动邪气,故而以午后发热为多。故开玄府、祛浊腻则成为治疗之核心。清除垃圾,化开浊腻,开通玄府,透邪外达,则为主要驱邪途径。 治疗方案:健脾化浊促进运化,开宣透达导邪出 (1)以发热为主的情况:达原饮或平胃散、三仁汤、甘露消毒丹化裁 炒苍术20g 炒白术20g 厚朴12g 草果10g 槟榔10g 藿香10g 白蔻10g 香薷6g 石菖蒲15g 薏苡仁30g 通草5g 青蒿10g(后下) (2)以咳嗽为主的情况:杷葶六一散(薛生白《湿热病篇》)瓜蒌薤白半夏汤、达原饮、三仁汤化裁 枇杷叶15g 葶苈子3g(苔不厚腻勿用,过于厚腻用5g) 薏苡仁30g 薤白10g 法半夏10g 厚朴12g 炒苍术20g 炒白术20g 橘红10g 瓜蒌皮(大便不成形或次数多的,不用)10g 桔梗12g 香薷6g 枳壳6g 郁金6g 藿香10g 木香6g **以上两型中,如果无法买到中药饮片,以【保和丸】20粒+【藿香正气液(或丸1包)】1瓶+【九味羌活丸】半量或者【川芎茶调散】半量,熬汤服用(此法自宋兴老师的观点加工而来),祛湿化滞散邪。口苦甚者,可再加少量板蓝根颗粒,无口苦者不加。 (3)脾胃日伤,中阳日损,最终导致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日渐沉沦、下迫于肠。故又见腹泻难禁。肾司二便,终究及肾,从而出现二便不分的情形(解小便时,大便随之而出)。此为上愈闭而下愈迫,津液阳气则愈伤,终致命门火熄而阴阳离决! 此际危急存亡之秋,法当温命门救将灭之火,升清阳于至阴之地,李东垣神圣复气汤加减! 黄芪10g 真人参20g(单熬1小时兑入) 升麻10g 柴胡5g 补骨脂20g 益智仁20g 黑附片10g 炒苍术20g 炒白术30g 干姜10g 防风5g 羌活5g 此所谓“下之则亡,汗之则愈”,汗之非发汗,乃升阳也! (4)中气下陷,对于本就阴虚体质者,会出现气阴两虚还夹杂湿热的复杂情况,这种病人,多出现于老年人,舌头大部分光剥但剩余之苔却黄老厚腻。此时以李东垣之清暑益气汤加减 黄芪10g(或不用) 党参20g(或人参10g)炒白术20 炒苍术30g 升麻10g 葛根15g 泽泻10g 神曲15g 麦冬10g 五味子3g 草果10g 香薷6g 青皮6g 陈皮12g 用药宜忌 保和丸:因患者几乎都有纳差,甚至欲呕的症状,故而凡是苔厚腻浊,或此次病中有饮食所伤经历的,皆加入成药保和丸20到30粒同煎。 忌寒凉药物,包括黄芩、黄柏、黄连等,哪怕有确切舌红苔黄腻、口苦严重,略用一点蒲公英即可,苦寒才可泄湿热,甘寒之石膏,则更不宜用。因为这些热像,口苦舌红的热像,都是局部痰湿闭阻所生之热,而在这假热之下是隐藏的脾肾虚寒。错用,则引邪深入,轻则腹泻,重则洞泻! 案例1:武汉某某芳,女,47岁,2020-01-24病人母亲感染肺炎,住院期间照顾母亲被感染。因症状轻,医院无床位,只开抗病毒药(具体不详),让其回家自行隔离。此时距感染时间大约5天。现症:晚上低烧(体温最高38℃),白天36℃,干咳,胸口偶尔觉得闷,口中吃东西无味。因无法购得中药,以保和丸熬水,加入薄荷5g,然后倒入藿香正气液。一天三次。 2020-01-26 昨晚睡眠很好,以往睡眠较差。略流清涕,干咳。患者反馈,第一次吃药时候,感觉一股凉气直通下腹,先前担心会拉肚子,结果凌晨大便很好很正常。药继续。 2020-01-27 昨夜体温35.5℃,今晨36.2℃,睡眠好,干咳情况缓解,大便正常,清晨吐出一小口黄痰,觉得特别舒服。 2020-01-28 昨天下午,病人母亲过世,受心情影响,食量差,一夜未睡。体温一直正常,在35.9℃到36.3℃之间。无咳嗽,无胸闷,无明显乏力。安慰病人,嘱咐其保重身体,注意饮食,白天想睡就补一下睡眠。一定挺住! 终于找到地方购买中药了,于是服用如下方: 苍术5g 厚朴10g 炒白术15g 苏叶5g 杏仁10g 瓜蒌皮15g 冬瓜仁10g 石斛12g 竹茹10g 陈皮10g 法半夏10g 白蔻5g 薄荷5g 桔梗10g 枳壳6g 因症状本已不明显,故次方以半剂量服用 2020-02-02数天来,一直半剂量服用上方,体温正常,体力恢复,无明显不适。 药服完,服用中成药参苓白术散健脾除湿善后。 案例2:武汉某某宝,女,46岁,2020-01-26首诊,于大年三十晚出现低烧症状,体温在37到38℃间徘徊,后体温烧至38.3℃。后检查为肺炎感染,医院开药让其回家隔离。现体温时高时低,以午后为甚,最高为38.1℃。 因为买不到中药,故以连花清瘟+藿香正气液服用。 2020-01-27 服用藿香正气液加连花清瘟,体温稍降了一点,但是依然时高时低,反复发烧。下午烧到了37.9℃,后喝姜水,烧退,身体乏力。饥饿而不能食。好在今日经朋友推荐,找到地方买了中药,开始服下面的处方: 苍术10g 厚朴12g 石菖蒲15g 藿香10g 白蔻10g(打) 槟榔10g 草果5g(打)连翘10g 银花10g 柴胡25g 黄芩5g 薄荷10g(后下) 茵陈15g 车前仁15g 滑石10g 神曲15g 2020-01-28 服用上方两次后,昨晚至今体温一直在37.3以下。乏力、胃口都有好转,心情也变好,有些力气了,于是专门写了一篇《送瘟神》书法作品发在朋友圈。 中午的时候,却吃了一只油炸滋粑!顿时,病情来了个大反转!胸口憋闷异常,滋粑在嗓子下噎着,不上不下,想呕却吐出来全是清水。体温达到37.8℃,下午4点过,达到38.1℃,连说话都有气无力,咳嗽频频,无力,痰也难以咳出。舌苔顿时变得滑腻,此为“食复”! 予方救逆: 枇杷叶15g 葶苈子3g 薏苡仁20g 苍术15g 瓜蒌皮15g 薤白10g 法半夏10g 桔梗12g 香薷8g 枳壳10g 郁金6g 木香6g 藿香15g 保和丸20粒同煎。 早上舌象: “食复”后舌象: 2020-01-30 喝药一副,情况稍微好一点,口中苦,吃啥都苦。早晨体温37.3℃。咳嗽减,乏力明显。第二副药,嘱加保和丸40粒同煎。 2020-01-31 情况稍好,乏力减轻,但是下午体温,依然达到38℃,依然口苦,改方为: 枇杷叶15g 葶苈子3g 薏苡仁20g 苍术20g 瓜蒌皮12g 薤白10g 法半夏10g(打) 香薷5g 郁金6g 草果10g(打) 藿香15g 蒲公英10g 南沙参20g 青蒿10g(后下)槟榔12g 淡竹叶5g 枳壳5g 炒白术20g 两付,每付药加保和丸30粒同煎,青蒿后下。 2020-02-01 早上体温36.7℃,胃口转好明显,吃了大半碗面,体力增加。下午也没有再发烧!体温36.8℃。口中依然觉得苦,嘱咐饮食一定清淡! 2020-02-02 昨夜大汗一次,早上体温36.1℃,略微咳嗽,略微乏力,无其他症状。口苦消失,嘱咐中药半剂量服用,防止过汗。下午未发烧,吃东西正常,精力可,大便正常。 补充说明: 1、在服用有银花、连翘、滑石、黄芩的处方时,大便次数稍多,甚至有略稀的情况。所以清热药需要慎用,必须用时,把握好剂量。 2、所谓食复,是指外感病刚痊愈后,饮食过饱或吃不好消化食物,导致重新犯病的表现。外感病后,尤其是湿温病后,一定要清淡饮食,不暴饮暴食,吃好消化的食物,慢慢培养胃气。 ![]() 案例3:武汉董某某,男,42岁,医生。工作时感染,确诊。发病11天,治疗第10天。晚上发烧,温度在38℃以上,头晚上达到38.3℃。后以激素治疗一周,体温稳定。停下激素后,晚上发烧依然,皆38°C以上。而白天以37.3℃到37.7℃的低烧为主。胃口很差,还有恶心感觉,轻微乏力感。两天未解大便,而前几天则有腹泻的情况。 处方:苍术15g 炒白术20g 厚朴15g 藿香10g 白蔻10g 草果6g 槟榔12g 银花10g 连翘10g 黄芩6g 柴胡30g 茵陈12g 青蒿15g(后下) 薄荷10g 石菖蒲15g 滑石10g 药房无草果,暂将藿香与白蔻用成15g 一副 2020-01-28 晚上依然发烧,最高37.7℃,心率110,发烧时有明显恶寒。大便已解,不成形。家人告知能买到草果了。 2020-01-29 晚上依然发烧,最高37.3℃,发烧时间段恶寒几秒,不是很频繁。胃口变好不少,大便两次,一次不成形。但心率很高,达到140,而激素冲击后,淋巴系统检测,很多指标没有升起来。病人非常焦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安慰(无非是讲中医多牛逼等等,以稳定军心),病人焦虑感稍减少。而他的家人这天也买到了草果。 2020-01-30 晚上吃了安眠药,睡眠尚可,可能有低烧。早上最高温度37.9℃,1小时后37.5℃。稀大便2次。夜里有恶寒。胃口尚可。早上得知,肺部检查出现了新病灶,一度焦虑万分,甚至想立遗嘱了。于是又是电话劝慰一番,情绪稍微稳定下来。下午烧至38.1℃。心率大约95次/分。 处方: 苍术20g 炒白术20g 厚朴15g 藿香10g 白蔻10g 草果10g 槟榔10g 柴胡25g 茵陈10g 薄荷10g 石菖蒲15g 黄芩5g 通草5g 淡竹叶5g 车前仁15g 青蒿15g 加保和丸30粒同煎 2020-01-31 昨晚发烧,体温大约37.7℃,早上体温36.5℃,血氧静息状态下96、97,心率90多点。心情大好。无明显得乏力气短。食欲还行,下午体温37℃。大便尚可。 2020-02-01 幸亏及时提醒,差点喝上“双某连”。昨晚身上稍微出了一点汗。一直没有发烧,今早体温36.5℃。一直到下午未发烧。大便一次,基本成型。 2020-02-02 全天情况稳定,未发烧,食欲可以,昨夜有轻度出汗。血氧97,心率94。静息没有明显胸闷气喘。已经连续两天体温正常,无明显不适。 ![]() 案例4:救急案 病人发烧,无力,少痰,体温38.1℃。先前有拉稀,早上大便稀,无腹胀拒按的情况。开方却无地方买中药,家里有一副以前买的方,好在每样药分开装的。家里只有一些中成药,于是让家属挑出:柴胡33g 半夏9g 加保和丸30粒同熬,再加上两瓶藿香正气水,分两次吃。 半小时后,体温降到37.4℃,精神好转,而那个干燥的舌面,竟然略有津液,露出黄腻之真面目! 寒热之辨,何其重要! 引伸阅读:师爷李荣光老先生所著《医屐残痕》之《医林遗粹》 **国医传习所从1月28日开始为疑似病例提供在线问诊,有需要,能信任中医,且保证执行中医治疗方案的朋友可加以下微信邀请进群。 |
|
来自: 大庆84zgryupe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