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王维晚年的这首诗, 全诗平淡之中充满着禅意, 其实这才是最舒服的生活方式!

 hudip 2020-02-04

但凡是看到王维的诗,总会从中体会到诗画的意境,尤其是品读王维晚年的作品,这样的感觉会更加浓重,他总会尝试用诗句向人们传达一种佛理,这样的佛理常常是蕴含在那山水间、在那清泉里、在那曲径通幽处、在那林深禅房中,也正是因为王维这种独特的思考方式、自然的本真令他的诗读来浑然天成、温和而有力量!

有一首诗,王维将他理想中的生活方式融入其中,没有绚丽的辞藻没哟华丽的语句,有的只是平淡而不寻常的情感表达,有的只是直达灵魂的意象描绘!

这首诗就是著名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在写此诗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对于古人而言,四十岁就相当于事事看开、人生无所追求的年龄,王维此时的人生中已经有了应该有的一切,顺逆镜、起起伏伏后的王维开始厌倦尘俗事务,而摆在面前的佛法自然就成为了他可以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从此便与世无争。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本意为:到了中年的时候,我突然喜欢上了佛门的清静无为和与世无争,于是到了晚年时就选择居住在南山脚下。

首句王维就用了两个时间的词语,将时间跨度瞬间拉长了几十年,中岁即中年,晚家即晚年,这也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了本诗的佛家气息,令诗句富有了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结合。一个“好”字,强调了自己到此时已经开始信奉佛教思想。对佛学的喜爱正是王维对俗事的厌恶。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颔联的本意:在终南山下的别墅中隐居的这段时间只要兴致一来,就会经常在山中闲庭信步,别提多快乐了!这种快乐的感觉只有我自己感受得到,山中美丽的景色只有他一人欣赏。

也许你读到此处你会有一个疑问:王维是不是太主观化了,山中美景无数怎么就知道这些美景没人知道呢?可是,细品之下,你会发觉,所谓的美景不光是用眼睛看到的,更重要的是用心灵体会到的,显然他是在写自己悠闲与世无争之外又讽刺了那些终日勾心斗角没被名利蒙蔽了双眼的人,讥笑他们不知道隐居生活的乐趣。

与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有异曲同工之妙。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颈联本意:顺着山下的水流泛舟而行,听凭水流的飘荡,漂到哪里算哪里,不知不觉之间就到了流水尽头,看来是无路可走了,那就索性就地坐下,看山中白云悠悠升起。

本句是全诗的经典,也是千古佳句。

水穷处指的是什么?

也可能是水源地,也可能是雨停时形成的水枯地。此处水已尽云还在,到时候云又可以变成雨,水尽处必定又会逢甘霖,这样山涧不是就又会有水了,何必那么绝望呢?

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每个人的人生不正是如此吗?不论是爱情、工作、学习等,你总会发觉某一时刻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此时你不需要失落悲伤,失败、绝路都是不存在的。你不妨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人类如此渺小,你不妨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快乐的人生,你局不会觉得自己正处于穷途末路中。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偶然在山中遇到了一个打柴的老头儿,我们彼此聊得很开心,都忘记了回家。

全诗的每一句都透露着王维对于人生的认识,对于俗事的态度,一切都将失去,既然这样不如不要去争,即使有绝路也不妨碍我享受大自然,追求快意人生。

整首诗写得充满闲情逸致,是山水田园诗的上乘之作。王维用这首诗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可以活得又干净又清醒,又苍茫又温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