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综地理寒假作业】(18)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沐沐阅览室 2020-02-04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 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该大题后面的答题栏中。

    2019年11月15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雇广西那坡县发现了世界级天坑群,其洞穴中的钟乳石保存完好。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那坡天坑群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下陷   B.流水溶蚀

C.风力侵蚀   D.风化作用

2.该天坑群广泛分布的岩石属于

A.沉积岩   B.变质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

    地球现有陨石的63%采集于南极大陆。图1示意南极冰流域和陨石采集点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南极陨石富集的原因是

①大陆面积广大②低温干燥,冰雪覆盖,利于保存

③冰盖流动受地形阻挡易于富集

④空气稀薄,摩擦力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南极科考人员寻找陨石需克服的困难主要是

A.生态脆弱   B.干燥缺氧   

C.频降暴雪   D.酷寒烈风

5.影响冰盖流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变化   B.气压差异   

C.地势起伏   D.风向风速

下表是39° N附近某大陆东西部两个观测站1月、7月的气候资料。读表完成6-8题。

6.导致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变化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沿岸洋流

7冬季甲、乙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是

A.东北风、东南风    

B.西北风、西南风

C.西南风、西北风    

D.东南风、东北风

8.甲、乙两地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常绿阔叶林、温带草原        

B.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    

D.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

    温度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其对农作物生长有重要意义。图2示意1961 - 2014年辽宁省日均温稳定≥10℃的日数变化。据此完成9- 11题。

9据图可知,辽宁省

A.1968年出现极端最低温

B.日均温稳定≥10℃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C.1997年出现极端最高温

D.日均温稳定≥10℃日数的增幅逐渐上升

10.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冬季风影响整体减弱

B.夏威夷高压势力减弱

  C暖锋系统控制时间长    

D.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强

11.该变化趋势加强,将造成辽宁省

A.耕地复种指数降低  

B.中温带面积扩大

C.作物生长周期变长   

D.暖温带向北扩展

   2018年7月1日,参加“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的帆船从法国某海港出发,一个月后穿过赤道,经过230天完成环球航行。图3示意该帆船赛的航行线路。据此完成12 -14题。

12.帆船途径①海域时,当地

A.天气晴好    B.和风细雨  

C.北风呼啸  D.电闪雷鸣

13航行途中经过风大浪急的海域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4帆船航行至③海域时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逆水    D.逆风顺水

    洋流对大陆沿岸的气候和海洋生物影响很大。图4示意世界某海域的水温和洋流分布。读图完成15 -17题。

15.M洋流的性质及形成因素是

  A.暖流  冬季风     B.暖流  东南信风

  C.寒流  夏季风     D.寒流  东北信风

16.M洋流的沿岸区域

  A.荒漠广布    B.绿革茵茵    

  C.森林茂密    D.青苔遍地

17.M海域鱼群较多的月份可能是

  A .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珠峰旗云是一种奇妙的地形云,它是由高空风与山地坡面气流叠加形成的对流性积云。旗云看上去好像从山的一侧不断喷薄而出,随风飘扬。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可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因此珠峰旗云有“世界最高风向标”之称。图5是珠峰旗云景观,据此完成18 - 19题。

18.图6中与旗云形成原理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珠峰旗云常出现在

  A.阴云的白天    B.晴朗的白天

  C.阴云的夜晚    D.晴朗的夜晚

    美国是世界龙卷风多发地区之一。当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会产生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图7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据此完成20 -22题。

20.影响美国龙卷风多发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21.美国龙卷风和飓风相比

A.形成源地不同  B.旋转方向相反    

C.移动路径相同    D.上升气团性质不同

22.美国龙卷风高发的季节及其原因是

  A.秋季地面降温快,暖湿气团势力增强

  B.冬季南北温差大,锋面活动频繁

  C.夏季南北温差小,大气较稳定

  D.春季南北温差大,冷暖气团交汇频繁

    澳大利亚常遭受火灾威胁。图8示意澳大利亚2019年某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23 - 25题。

23.该月最有可能是

  A.10月   B.1月    

  C.4月    D.7月

24此时澳大利亚最有可能发生火灾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此时

  A.①地草木葱茏    B.②地干热风大

  C.③地天高云淡    D.④地阴雨连绵

  图9示意太原市小明桌日22时使用电脑软件查看的实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其中亮部为白昼,暗部为夜晚。据此完成26- 27题。

26.此刻,全球与太原市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地球面积的

  A. 1/12     B.1/4    

  C.11/12    D.3/4

27该日,太原市

  A.日出东南方向        

  B.正午太阳高度较春分大

  C.昼长较广州长        

  D.12时人影朝向正北方向

  图10示意北半球一年中大气上界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MJ/m2)阴影部分表示无太阳辐射。据此完成28 - 30题。

28.图中甲到乙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北半球,向南移动

  C.南半球,向北移动    

  D.南半球,向南移动

29.与Q地相比,P地太阳辐射

  A.季节差异小       

  B.日变化大

  C.受地形影响大     

  D.总量较小

30.图11中能正确表示Q地乙日期时太阳升落轨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本卷共5小题,共75分。

31.(16分)图12示意2019年11月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分

  布状况(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Q锋面的性质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2)说出此时与甲相比,己地的天气特征并分析成因。(6分)

(3)预测丙地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4分)

32.(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南部的囊谦县,地处青藏高原末部,境内山脉纵横。囊谦县是历史悠久的泉盐产区。与常见的地下凿井汲取卤水不同,囊谦地区卤水多自涌成泉,该地一般采用引盐泉水入盐田,卤水自然结晶的方法来制盐。图13示意囊谦盐泉的形成过程,图14示意囊谦县月平均气温与降水的变化。

(1)说明囊谦地区盐泉的形成过程。(6分)

(2)说明当地人民是如何利用有利地形兴建盐田的。(4分)

(3)推测囊谦县盐场的生产旺季,并说明理由。(6分)

33.(14分)某河流发源于我国东北山区,图15示意该河流上游流量的季节

  变化。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该河段3-5月流量变化及其成因。(6分)

(2)与5月相比,分析8月河水深度的变化。(8分)

34.(15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润系数指年平均降水量与蒸发力的比值。蒸发力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值。图16示意俄罗斯平原地区的自然带和湿润系数分布。

(1)说出甲自然带的名称,判断其分布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3分)

(2)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地带性规律及其影响因素。(4分)

(3)比较A、B两地湿润系数的大小,并解释形成差异的原因。(8分) 

35.(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冰与火之国”之誉的冰岛,海洋性冰川发育。海洋性冰川的主要标志是冰川层的平均冰温接近0℃,冰温较高。冰岛冰原(被大量冰雪覆盖的大面积陆地)中发育有大量的冰川洞穴。冰川融水是冰洞的始作俑者。当冰川内部融水蓄积过多,一旦冲破禁锢破冰而出,就会释放出巨量的洪水,并形成一个开放的冰洞。图17示意冰岛冰原及火山带分布,图18示意冰厚冰洞内部融水的蓄积过程。

(l)说明冰川内部融水的蓄积过程。(8分)

(2)冰岛冰洞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冰岛冰洞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为人类认识冰川不断开关着窗口,而这些窗口的生命似乎越来越短暂,变得愈发宝贵。”请从气候角度,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31. (16分)

    (l)冷锋。(2分)在低压(气旋)中,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2分)气旋逆时针旋转,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2分)

    (2)受冷气团(冷高压)控制,气温低;(2分)位于内陆地区,降温快,温差大;(2分)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2分)

    (3)冷锋过境,气温下降,风力加强,可能伴有阴雨天气:(2分)冷空气控制后,气温进一步降低,天气转晴。(2分)

  32.(16分)

    (l)海拔较高地区的大气降水下渗、扩集,沿地层裂隙流动;(2分)水流沿裂隙(断层)移动过程巾不断与周围岩层发牛物质交换,溶虑地F含盐层,(2分)在压力作用下,最终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盐泉。(2分)

    (2)盐泉(出水口)海拔大多高于盐田,可自流入盐田;(2分)依山就势,在山麓缓坡和平地处筑地为田。(2分)

    (3)春季。(2分)春季气温回升快;(2分)降水少,晴天多,几照时间长;(2分)多风,利于蒸发。

  33(14分)

    (l)春季随气温的回升,3月季节性积雪融化并补给河流,流量增加;(2分)4月季节性积雪消融量最大,流量最大;(2分)5月积雪消融量减少,河流补给量减少,流量减小;(2分)同时气温较高,蒸发量增大,也导致河流流量减少。

    (2)深度变大。(2分)8月以雨水补给为主,(2分)河流水位上涨;(2分)流量变大,

流速加快,河床下蚀加剧,深度变大。(2分)

  34. (15分)

    (l)亚寒带针叶林带。(1分)其分布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2分)

    (2)纬度地带性分异;(2分)受到热量和水分的影响。(2分)

    (3)A地湿润系数大于B地。(2分)西风经黑海带来丰沛的水汽,(2分)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2分)B地处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2分)

  35. (14分)

    (1)位于火山带,冰川底部地热丰富,地热导致冰川融化,形成融水;(2分)冰温较高,夏季气温升高,冰川表面的融水、(2分)充沛的雨水及河湖水在冰表流动,(2分)通过冰裂隙和落水洞进入冰体;(2分)之后通过冰下通道到达冰川底部,加之途中产生冰隙融水,共同蓄积为冰内融水(层)。

    (2)冰岛冰川温度接近。℃。冬季冰洞内气温较低,融水量减少,冰洞稳定性强;(2分)夏季冰洞内气温升高,融水量增多,冰洞变得不稳定甚至坍塌;(2分)全球变暖让冰洞的生命更短暂。(2分)

主观性、开放性试题,考生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