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委婉地表达了她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忧伤。 古人对于海棠,有着特别的情结,而对于风雨的中的海棠,更有太多怜惜。那么,就随着肃竹的这组海棠照片去领略两位宋代词人的海棠情结吧。 李清照不忍看到海棠花谢,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 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 侍女漫不经心地说“海棠依旧”,她只好埋怨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伤春惜春的复杂神情如帘卷西风。 另一位宋代词人刘辰翁的《踏莎行·雨中观海棠》,凭藉雨中海棠花,表达出自己对美好事物备受摧残的感叹之情,“海棠开后心如碎”。 “命薄佳人,情锺我辈。海棠开后心如碎。斜风细雨不曾晴,倚阑滴尽胭脂泪。恨不能开,开时又背。春寒只了房栊闭。待他晴后得君来,无言掩帐羞憔悴。” “恨不能开”一语,表明词人爱看绚丽的海棠花,希望她早日开放,却碰上阴雨天,所以又说“开时又背”。写出海棠不幸遭雨,流露出词人伤惋的心情。 “待他晴后得君来”,花容失色,“憔悴”不堪,写出海棠花无穷的惆怅与哀伤,体现出作者另一种家国情怀。——肃竹2018年春随拍于汉中(肃竹海棠诗话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