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城隍庙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2-04
发布时间: 2018-08-13 |来源: 中国网《道家文化》 |作者: 李凤森 |责任编辑: 君君

苏州城隍庙,座落在姑苏城内繁华地带景德路东段。据方志记载,宋元时期,苏州府城隍庙位于子城东南隅。明洪武三年(1370)移建到当时隶属吴县的武状元坊,即元末毁于兵燹的雍熙寺旧址,即景德路今址。

苏州城隍庙,殿堂庄严,古迹众多,环境优美,古树参天。1956年10月,苏州城隍庙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现为一路四进,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仪门、工字殿、太岁殿及配套用房,总占地面积为50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907.8平方米。

山门

穿过山门,左侧为五路财神殿,殿内供奉五路财神,右侧为三十三观音殿,殿内供奉三十三尊汉白玉观音。

五路财神殿

三十三观音殿

仪门

穿过仪门,“城隍殿”三字匾首先映入眼帘。该殿由前后两殿组成,中间贯以穿堂,平面呈工字形,俗称“工字殿”。工字殿是我国保存至今为数不多的明初城隍庙古建筑之一,也是苏州唯一的现存较为完整的明代早期殿堂建筑。

城隍殿

工字形布局亦颇具特色。前殿面阔五间26.23米,进深七界11.58米,脊桁高约8米,单檐歇山顶。当中三间台基向南延伸为月台,台上建卷棚顶抱厦三间,与前殿形成勾连搭屋顶。

工字殿鸟瞰图

前殿正中供奉着城隍神像,赏善罚恶两司,分立左右。殿上明镜高悬,正中央还挂着一把硕大的算盘。据说,这把算盘象征着功过善恶乘除分明,毫厘不爽。

殿内衙役三班两排站立,或提铁索链,或持水火棍,随时候命。前殿两侧还塑有二十四府司,每边各十二个,他们是城隍衙门里二十四个行政职能部门的长官。

二十四司

城隍殿后殿供奉了月下老人、城隍娘娘,神像均彩绘妆金。

月老

城隍娘娘

在工字殿后殿西次间前檐墙上,有一块《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说》碑,也是省级文物。碑高1.6米、宽0.80米,清嘉庆二年(1797)立。正面镌《重浚苏州城河记》,由江苏巡抚费淳撰文,王文治书丹,刘恒卿刻石。背面绘刻苏城河道图,显示以“三横四直“七条贯穿全城的干流为主的河道分布体系,并以传统的立面画法在平面图上标出城垣及重要桥梁、寺观、衙署的位置,比较准确、形象地反映出清代中叶苏州河道纵横、桥梁密布的水城风貌。

三横四直图碑

在后殿之侧有一棵银杏树,据说有600多年树龄,为明洪武三年(1370)建庙时栽植。站在古树下抚今追昔,会感觉到600年不算漫长,曾经的沧桑已经写进了它的年轮。

古银杏树

太岁殿,坐北朝南,为城隍庙最后一个殿。殿内正中供奉斗姆元君,两侧供奉十二属相本命太岁,供人们日常拜祀。尤其春节期间,人们接踵而至,拜太岁,守太岁,挂太岁符,以祈全年平安如意,事事顺心。

在城隍庙仪门西侧有座二层楼名“云水堂”。砖雕门,古色古香,门上方的“云水堂”三字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道长题名,门联“闲迎仙客来为鹤,静噀灵符去是龙”由苏州书画家吴溱先生书。

云水堂共二层,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一层为书画展示室,苏州府城隍庙书画院就设在这里。二楼为讲经堂。

一楼书画院

二楼讲经堂

(李凤森整理 苏州城隍庙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