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又《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芒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又,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又谓,冬至, 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