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中草药的肾毒性

 zhangzz 2020-02-04

一连串中医中药争议事件,又让我联想到一篇亚洲AKI流行病学文献,其中描述我国有40%的AKI是由于药物引起,其中中草药导致的相当隐蔽,中草药的肾毒性不容小觑。

Ronco教授与国内多位专家也在CJASN发表了《肾毒性与中草药》一文,列举了常见的肾毒性草药,并对于该如何防范也给出了意见。


其中存在于多种草药中的马兜铃酸是最常见的肾毒性活性成分,是一类硝基菲羧酸,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很大损伤,同时也有研究显示其有很强的致癌作用,是导致亚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他常见的含很强肾毒性成分的中草药包括:木通、泽泻、雷公藤、马钱子、大黄等多种常用中草药。

见下图:


常见中草药有害成分导致肾损伤的表现为:


那么如何避免中草药肾损伤呢?

  • 医生和患者以及全民都要对中草药肾毒性有足够的重视

  • 中草药的药理学和毒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和评估

  • 使用肾毒性中草药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发展

  • 避免中草药的过量及长期使用

  • 严格记录中草药使用过程中可能的副反应

  • 建立严密的系统管理中草药的使用,限制肾毒性危害


世面上五花八门的各种“肾宝“温养补肾”各种所谓“良方”,借用一句肾病大咖的话“这些所谓护肾中药,不敢奢望有功效,只希望能不倒打一耙来损害肾功能,我就阿弥陀佛谢天谢地了...”,不禁深有同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