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时明月汉时关】80后才女告诉你什么叫“压卷之作”

 江山携手 2020-02-04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除了写宫斗剧,也写战争片。在齐梁隋唐时代,写美人的诗人,一般都写边塞诗(小编心里存疑:写昭君出塞是不是最讨巧的做法?),大概因为受众差不多(小编心里继续存疑:喜欢美人的同样喜欢军人?)

王昌龄的《出塞》被明朝人追认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首先,什么叫“压卷之作”呢?今天的人容易理解成“压轴戏”,也就是最后一首好的七绝(也许倒数第二首,不要在意这些细节),或者最好的一首七绝。

但是,王昌龄是盛唐人,在盛唐以前,还没有什么像样的七绝。难道说七绝一出来就写出了最好的一首?难道说盛唐以后的七绝再也没有好的了?这好像不对。实际上,“压卷”是编入的文集的第一首诗。

当然,“压卷”肯定不是人生第一首诗。人生第一首诗一般都是黑历史,没人愿意编进诗集去的。一个人二十五岁编诗集的时候,总会把早年的作品删掉一些;三十岁编诗集的时候,又会把二十五岁时编进去的诗再删掉一些。

但是总有一些早年的作品是怎么删也删不掉的,在你八十岁编诗集还愿意要的作品中,幸存的最早的一首,就叫“压卷之作”,因为这首诗是压在你的诗集上面的。之所以能压在上面,不是因为它最好,而是因为它最早,当然是好的诗里最早的。

“压卷之作”标志着一个人的初步成熟。“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就是最早的一首大家都选的七绝,也就是七绝里第一首能看的,标志着七绝这个体裁的初步成熟。

“出塞”这个题目是历史悠久的。中国的乐府喜欢把前代的题目拿来写。汉朝人写过了,南朝人拿来写,唐朝人还拿来写,到现在蔡琴还唱《出塞曲》。用古人的题目,就显得古雅一点,高大上一点,真正的体裁,还是用当下最流行的。这是中国乐府的传统。

这首诗可以一鸡两吃,有两种读法。

一种是慷慨激昂的读法。盛唐是一个建功立业的时代,中国人在落后挨打的时代,往往拿盛唐来当精神支柱,说我们那时候是万国来朝的。盛唐也是一个盛产出塞曲的时代,那时候的边塞诗人往往是真到过边塞的,对盛唐的军功难免会有自豪感,比如高适,就像今天的军旅作家。

如果认为王昌龄跟高适一样的话,那么这首诗是可以当成对盛唐的歌颂的:秦朝的明月照耀着秦朝抵御匈奴的长城,我们汉朝的祖先曾经在这里把匈奴打跑。那些建功立业的壮士,踏上万里征途就没有回来。

这里好像有点反战,其实也不一定。写打仗艰苦,写牺牲巨大,有时候反而能激起热血青年参战的热情。保家卫国的壮士,倒在战场上,或者为历史的风尘淹没,这可以理解为一种悲壮,进而是一种鼓舞。于是:只要还有汉朝李广那样的飞将军在,我们照样不会放敌人的马越过阴山的。

如果是这样的读法,也难免会有盛唐青年热血沸腾,所以这种读法不能排除。

另一种是低沉深思的读法。盛唐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武皇开边意未已”,四下出击看似辉煌,其实安史之乱马上就要来了。

唐朝和汉朝确实挺像的:都是在一个大乱世之后,从一个短命的暴政手中接过了一个烂摊子;一开始国力很弱,惹不起北方民族,汉高祖在白登被匈奴围了七天七夜,唐太宗差不多把老命扔在朝鲜半岛了。

经过五六个皇帝的经营,国力终于强盛起来了,于是就开始想拿四周的民族试刀了,这就像青春期的小男孩,不是理智克制得住的;然后打得各种解气,但是同时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唐玄宗打起仗来可以不管不顾,写诗的人可都是读过《汉书》的。所以,盛唐诗人写边塞诗的心情经常很矛盾。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是在盛唐写的。他笔下的盛唐一点也不光明,一点也不解气,而是民不聊生。

盛唐的光明和解气,就是用老百姓的民不聊生换来的。一般人说话没杜甫这么狠,但是写到边塞,语气总是很微妙。

让我们再用低沉的调子读一遍这首诗:秦朝的月亮还在,汉朝的长城也在,但是那些曾经意气风发出征的子弟兵,却再也不会回来了。如果我们有李广那样的飞将军,或许也是不会让胡人的马度过阴山的吧。这个版本,听起来更合理一些,所以还是采用这个解释的人多。

王昌龄这首诗用两种解释都毫无违和感,这样的作品往往被视为神作。其实,如果仅仅以“文本的多义性”为追求,做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光写形象,别写议论。

就一个形象摆在这,我自己不评论,你爱怎么解释怎么解释,就好比光转此文不加评论。古人管这个叫“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作者张一南,北大高材生,社科院文学研究所80后文艺女,喜欢读诗,作诗,研究诗。感谢投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