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杂志》副主编及优秀作者吴以岭院士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乐乐书屋 2020-02-04

2020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吴以岭院士团队主持完成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吴以岭院士指出:“本次获奖的项目,分别从理论、机制、临床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了突破,共有三大创新点。”一是系统构建了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的脉络学说,属于中医药学术研究的重大理论原创成果;二是该研究阐明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肾病等难治性疾病发病的共性机制是微血管病变,而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则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国家973计划项目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中医药治疗微血管病变重大突破”;三是该项目利用国际公认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开展了大量临床试验解决了国际医学界重大难题——通心络胶囊解决了急性心肌梗死无再流世界医学难题;参松养心胶囊为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治疗提供了新药物,填补了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快慢兼治、整合调律的药物治疗空白;芪苈强心胶囊明显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



《中医杂志》持续关注吴以岭院士及其团队的研究动态,陆续刊登了吴以岭院士脉络学说系列论文,其中多篇入选“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吴以岭院士是《中医杂志》副主编,也是《中医杂志》优秀专家作者团队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吴以岭院士在《中医杂志》发表的论文:

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络气虚滞证辨治规律的数据挖掘.2018年第5期.


气与气络学说探讨.2017年第21期.


心肺同治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痰阻证患者24例临床观察.2017年第17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2017年第7期.


通络养生八字经: 通络养精动形静神.2016年第17期.


论道家“恬淡虚静”对身心疾病的预防.2016年第6期.


脉络学说“孙络-微血管”概念及其临床指导意义.2016年第1期.


通心络超微粉联合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大鼠下肢缺血的影响.2015年第6期.


通心络超微粉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外膜微血管新生的影响.2015年第3期.


脉络学说指导2型糖尿病胰岛微血管病变防治.2014年第12期.


改善证候:肿瘤治疗新策略.2014年第7期.


通心络胶囊对高脂血症兔主动脉管壁微血管滋生及舒张功能的影响.2014年第7期.


脉络学说概要及其应用. 2014年第3期.


芪苈强心胶囊对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大鼠内皮损伤及能量代谢的影响.2013年第14期.


营卫承制调平指导血管病变防治.2013年第2期.


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2013年第1期.


脉络病变基本病机探析.2012年第13期.


脉络病变病因与发病机制探讨.2012年第2期.


脉络学说的学术地位及其应用价值. 2012年第1期.


络气郁滞/虚滞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NEI网络指标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2010年第12期.


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与冠心病心绞痛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2008年第5期.


“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2007年第11期.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回顾与发展趋势.2007年第8期.


“脉络-血管系统”相关性探讨.2007年第1期.


络病与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及治疗.2006年第3期.


气络—NEI网络相关性探析.2005年第10期.


络病病机探析.2005年第4期.


中医络病学说与三维立体网络系统.2003年第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