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片写作》读后感

 QJKKK 2020-02-05

(尽管现在表现笨拙,但我们知道这是一切美好的起点)

看完这篇文章,我感觉“卡片写作”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素材、刺激思考的写作方法。

什么是卡片写作?也就是“卡片”+“写作”,我们知道一篇完整的文章有很多要素,中心思想、案例场景、心路历程、文字表达修饰等等,其中让我们激发写作欲望的那个点是什么。当某个场景、观点、情感、甚至一句话触动了你,脑海中浮现的并不是一篇文章,而只是一些清晰的片段,这个就可以成为一篇文章的激发点。

卡片,很直观的理解就是巴掌大的纸片,上面写不了太多字,只留下最核心的内容。我们把这些场景、感受、思考串联起来的一小块文字可以放在一张小小的卡片上面。这就是一张蕴含写作素材的卡片。

文中提到“卡片写作就是玩拼图”,这一想法来自纳博科夫的启发。根据纳博科夫的描述,“我并不从头开始写”、“脑海中清晰的”、“拼出一角天空,再拼出山水景物”。我们可以猜测,他是从脑海中清晰的部分开始写,当有了某部分灵感就把这部分写好,然后再把有联系的部分拼出更大的部分,补充修饰直到完成整个作品。这就像“玩拼图”一样。

和“玩拼图”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现实中不会有现成的卡片,卡片需要自己制作,卡片之间的联系没有绝对固定的方式,卡片越多,能创建的联系就会越多。

想想写作最难受的不就是不知道写啥吗!没有素材,感觉写啥都不合适,没有积累,写出来的东西总感觉质量不高。卡片写作就是把平时的写作欲望给积累下来,在合适的时候释放出来。

卡片写作比硬着头皮写作有几个优点。

第一,激发创意。卡片之间能建立很多联系,在这些联系的基础上更容易形成新的创意;

第二,降低写作时大脑的负荷,减少写作的压力。因为平时积累了很多写作素材,往往只需一扩展就可以成为一篇小文章。

第三,写作的质量更高。不同时刻人的状态不同,而创作卡片是我们在有感觉的时候,也是在我们的状态相对更活跃的时候,灵感可是过期不候的。

文章中提到“写作的本质是认知升级”。我认为改成“写作的本质目的是认知升级”这样描述更好,写作的本质是表达思考,写作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而且很多人“写作”的目的也许并非都是为了“认知升级”。不过每个人对于“写作”的定义还是有些差别的,建立在不同定义上的讨论没有意义。反正写作最后总是能达到“认知升级”的效果就是了。

知道了卡片写作的概念、好处,重难点在于如何执行。文章给出了“见感思行”的卡片写作方法。

“见感思行”的过程是“客观-主观-反省-行动”的过程。要想更好的执行,就需要对每一步进行仔细拆分。

文中对每一步做了解释,给出了示例。这是一篇非常详细的教程。但我们都是独立思考或最终要独立思考的人,需要自己对每一步有自己的理解,才能在实际操作时更方便执行。当然边实践边思考是更好的方法。

什么是见?

观察到某个现象,听到或者看到某个观点、想法,自己脑海里冒出的想法,阅读了一些内容……这些都是所见。见就是感知到的事实,感知到自己的想法也是一个事实。

什么是感?

情绪上的变化/思想上的变化。那些强烈或者隐约的情绪是感,比如强烈的不满,或者暗暗的不爽。思想上的变化又比情绪上的变化更隐秘,但有一些也是蛮常见的,比如你就是觉得别人说的某个观点不对,或者部分赞同、部分不赞同,或感到困惑不解,感到怀疑,或被别人的观点震惊,无比赞同,甚至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再甚至脑子一片空白也算吧。情绪与思想必然有着关联,有兴趣的战友可以继续研究。

除了上述这种不完全举例归纳,我更喜欢另外一种说法来判断什么是感。

在受到外界刺激后迅速出现在脑子里的反应。

它可以是情绪,也可以是想法或者别的什么,它的特点是比我们有意识地思考之前更快的出现,有时候我们都没能意识到。

正因为如此,在“感”之后的“思”更有意义。最直接的思考就是想清楚上面的“想”是如何产生的,由此又会产生一系列的思考。人的思考很复杂,“人类竟然能思考自己的思考”,所以思考没有尽头,只能越来越深刻。

什么为思?

文中提到的一句话非常好,“没有问题就没有答案”。或者可以这么说吧,“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

如果说思考有一个起点,那么一定是从某个问题开始。不管是别人问的,还是自己问的。李笑来老师说“人生就是一个个选择”。从另外的角度去看,“人生也可以是一个个问题”,所有问题的类型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

“什么”、“为什么”、“怎么”

(大家如果找出反例,请立刻告诉我。)

思考的质量有时候也取决于问题的质量,思考的深度有时候也取决于问题的深度。因为问问题本身也是思考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寻找答案的过程了。

我们每个人没有哪一天不在思考,大脑就是个思考机器。但思考的方向、质量和能力却有如鸿沟。这对我们又如何呢?该走的路还是要走。没人能在刚开始就做到最好,“现在的笨拙是未来美好的起点”。

写作让我们有了记录思考过程的方式。如果觉得逻辑差一点,那就把它当作一个问题,寻找怎么强化逻辑;

如果觉得不知道如何更好的思考、从哪些角度去思考,那就把它当作一个问题,去学更多得思维方法,比如逆向思维、黄金思维圈、结构化思维、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当然还可以跟着牛人学习,李笑来老师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几乎成为我整个思考方法、甚至价值观的来源。还有查理芒格的误判心理学等等;

如果在意自己的文笔不好,那就把它当作一个问题,去练习怎么更好的表达;如果文章排版不好,那就把它当作一个问题吧,去学习怎么排版让人更有阅读欲望;如果不知道写什么,那就把它当作一个问题,寻找它的答案吧!

什么是行?

思考算不算一种行,从某种程度上讲,思考当然算一种行为,是一种思维活动嘛,这么多思想家、科学家等贡献了那么多重要的思想!但更多时候我们说的“行”,是指实际的发生在脑子外的行为,这样去看,思考又不算行为。但写作是一种实际的行为,或者说我们把“写”当作行为(尽管写作的过程必然有思考存在),按照自己写的去“践行”又是比“写作”更强的行为。

程度上有差别。脑子里的活动只有自己知道,而写出来就可以让别人知道,发挥传播的作用,而自己去践行可以证明到底是否可行,让人看到结果。一般来说,从效果强弱程度来看:

践行>写作>思

但我们很少有人能只思不写,就能把问题想清楚的;也很少能在什么都没想清楚的情况下,就能很好的实践的;既思又写但不去践行,最后实际的作用和好处无法得到更多。

“真实的世界是“比例世界”、“随机世界”,尽管我们可以人为的把它们分开,但实际还是一起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而“见感思行”正是把这些绑在一起的模型。我们甚至可以改成“见感思写践”,把行扩展成“写”与“践”,还可以简化成“见感思写”。又或者在我们开始写卡片、写文章、写评论(我的第一篇文章评论就有战友用“见感思行”的模板来写的)的时候就完成了“写”的步骤。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尽管我们实际上是先“见”,但有很有可能是先知道“感”,然后再“思”,然后才注意到“见”,也就是“感思见”。甚至到了“写”时候,才会去“思见感”,比如写个人日记时,问自己今天发生了什么(问是思考的开始),有什么感想,作一番分析,就是“写思见感”。无论顺序如何,都可以操作下去,甚至可以螺旋式操作下去。

再如果时间仓促,那就先只写“见想”和一点思考也行,事后再补充。

那么我的这篇文章素材可以浓缩成什么样的卡片呢?

见:今天阅读了写作第一课:卡片写作--一种积累写作素材的微型写作。(然后把里面的一些观点列一下)

感:感觉很有用,赞同里面的大部分想法,但是觉得有些地方需要思考一番,执行起来会更舒服。

思:1.尽管我认为写作可以达到“认知升级”的目的,但并非本质。文中说的“写作的本质”不如说是“写作的目的”。2.对每个步骤需要去拆分解读一下。3.对“没有问题就没有答案”非常认同。4.想到有战友在我的文章下用“见感思行”评论时,我第一感觉是“哇,好专业,好有质量的评论啊”

行:写一篇文章吧

关键是里面的内容,卡片可以按自己喜欢的风格来写,用自己喜欢的软件,格式,甚至思维导图都行。

既然是素材,我把它当作一个引子,只要把当时重要的、认为不写忘了很亏的想法写在上面即可。也可以把它当作知识卡片来写。甚至,先写完一篇,在反过来写卡片,进而发现卡片到底怎么写更合适。

总结

“见感思行”是很全面的行动模型,是一把“牛刀”,而且可大可小。用于积累平时的写作素材非常有效,小一点做成卡片,扩大一点就可以成为一篇文章。

图片发自简书App

(2/3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