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玛格丽特读书

 拓展延宽 2020-02-05

书        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作        者:塔拉·韦斯特弗(美)

译        者:任爱红

出  版  社:新经典·南海出版公司

首        版:2019年11月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可直译为《教育:塔拉·韦斯特弗的自传》,一部关于通过教育寻找自我、改变命运的非虚构作品。作品与生俱来的励志属性并不会抹煞它更为珍贵的地方,灵性与诗性,它们构筑起作品的文学性。

塔拉·韦斯特弗

        17岁前,塔拉·韦斯特弗生活在巴克峰脚下一个垃圾处理场,父母是虔诚的摩门教徒。七个孩子全部在家中接生,包括塔拉在内的四个没有出生证明,父亲吉恩和母亲法耶不信任政府和医院,也不让孩子们去学校,因为恶魔就盘踞在那些地方。工作结束后,全家人辛勤制作罐头,将成桶汽油埋入地下,为随时到来的世界末日做储备。

故事开篇,虔诚到偏执、病态的摩门教徒生活毫不费力地吸引了读者,古怪举止让我们瞪大眼睛。故事越是匪夷所思,聪明的读者越能猜出其走向,塔拉对自幼被灌输的思想日渐怀疑,靠自学考上杨百翰大学,赴剑桥读研究生,在哈佛拿到博士学位,她渴望用教育赋予的知识重新认识、书写曾经被父亲一手篡改的历史。

就塔拉而言,我们理应为她每一次改变命运的努力大声欢呼,就作品而言,我们必须克制熊熊燃烧的激情,才不致忽视藏于其间的珍宝,灵性与诗性。这么说并无贬损之意,作品的文学性将其社会性映照得浅薄多了,即便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阅读本书的关键在于,压制那些点燃你的,去火中取栗。

也许正因为幼年时期缺乏正规教育的约束,塔拉以一种较我们更自由的方式思考和表达,理性和感性之间全无阻隔,思维同时向各个向度开启。在她眼中,自己凝结作品的方式没什么,对更多的年轻作者来说,则需通过练习来获得。哥哥肖恩以某种病态心理折磨她之后,塔拉这样看待事情的影响,

“这对我没有影响,他没有影响到我,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影响我。我不明白我的这种正确是多么病态,不明白自己是如何掏空了自己。尽管我一直被那晚的后果所困扰,但我误解了最重要的事实:它没有影响我,这本身就是它的影响。

作品中呈现出的人性深度和广度,接近心理咨询的水准,塔拉从不放过自己,

“别的学生问我来自哪里时,我答道:‘我来自爱达荷州。’尽管多年来我曾多次重复这句话,但说出它从未让我感到坦然自在。当你是一个地方的一部分,在它的土壤上成长的时候,没有必要说出你来自哪里。我从未说过‘我来自爱达荷州’,直到我离开了那里。”

可有时候,读者还能感觉到别的东西,它有些模糊,有些微妙,塔拉借了解自己之名,是否也在极力分辨,上帝想告诉她的是什么。

在作品中,我们嗅到了某种熟悉的味道,那是藏在圣经、摩门教典籍、各种宗教教义中的特有表达方式,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文体:全知全能的昭示感,启示录般的神圣感。塔拉运用宗教的魅力,去呈现的恰恰是反宗教的内容和情感。作为读者的我们,轻易就被这些人类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的精神力量捕获。

这种矛盾感与小说《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惊人地相似,同样是自传体处女作,英国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身世和经历与塔拉几近相同,就像失散于美国和英国的一对同卵双胞胎。珍妮特也是在虔诚且偏执的教徒家中长大,每日诵读圣经,超过入学年龄后被政府强令入学,养母储存食品以备世界末日之需,珍妮特对教义产生怀疑,离家出走,在殡仪馆、精神病院等地打工完成了牛津的学业。

珍妮特·温特森

塔拉、珍妮特,从两人极为相似的经历中,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个问题,改变她们命运的到底是教育还是教义。没有教育,塔拉有很大可能成为山区农妇,珍妮特则成为传教士,但是,她们性格中的义无反顾和无畏是教育给不了的。在处女作中,珍妮特以圣经的章节命名自己作品的章节;塔拉叙述故事的方式则与圣经如出一辙——从日常生活中寻求丰富而深邃的启示。我们很难评判这是嘲讽意味的离经叛道,还是心之所向的致敬回归。

这种矛盾感并非只寄身于塔拉和珍妮特。毛姆在小说《刀锋》中塑造了一个很奇特的人物——拉里,有位神父这样对他说:“你是一个有极深宗教观念的不信上帝的人。上帝将会挑选上你。你会回来。是回到这里或者别处,只有上帝说得了。

毛姆

与此相近的表达同样出现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序章中,最后一段这样写道,

“父亲所有的故事都关乎我们的山,我们的山谷,我们呈锯齿状的爱达荷州。他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如果我离开这座山,如果我漂洋过海,发现自己置身于陌生的地面,再也无法在地平线上搜寻那位公主(指巴克峰,塔拉的父亲称其为‘印第安公主’)时,我该怎么办。他从未告诉过我如何知道,我该回家了。

我们必须看到,和珍妮特,或拉里比起来,塔拉面临的情况要糟糕得多,吉恩不只是一位严厉的父亲,也是一位双向情感交流障碍患者,一个偏执的摩门教徒,后两个身份对塔拉的伤害,都会被她自然而然地替换到父亲这个角色身上。

在我看来,塔拉宁肯追随一位新的主宰者——教育,也不愿承认她对父亲、对印第安公主的爱,以及从他们那里获得的力量。这是作品最令人黯然神伤的地方。

玛格丽特的私人读书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