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稿 | 李朝秀:难忘工兵三团七九之战

 walpxyz 2020-02-05

1979.2.17-2019.2.17,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已经整整40年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八尺沟人”推出原工兵第三团特务连战士、一师司令部工兵(防化)科科长李朝秀的回忆文章,以纪念这场为改革开放赢得几十年和平环境的特殊战争,缅怀那些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战友……





25年的军旅生活,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很多,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1979年2月我随工兵第三团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难以忘怀在这场战争中牺牲并长眠在祖国南疆的战友!

作者李朝秀在友谊关

1976年12月我高中毕业应征入伍,从皖北县城宿州来到南京军区工程兵工兵第三团,即83454部队。经过3个月新兵集训,被分配到特务连(特别勤务)侦察排当战士。

这期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冷战后期中国与苏联处于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则有所缓和。1978年9月29日,越南加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COMECON。同年11月3日,苏联与越南签订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在苏联的默许和纵容下,越南一方面入侵中国的盟友柬埔寨,威胁泰国、老挝,另一方面反华、排华、仇华,对中越边境的陆地、海洋提出无理要求,多次在中越边境制造流血事件,严重威胁我国的边境安全。为捍卫国家主权,惩治侵略者,1979年2月12日,中央军委下达《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命令》, 2月17日对越自卫还击战正式打响。

南京军区授予工兵第三团锦旗

2月21日,我所在的南京军区工程兵工兵第三团接到中央军委赴桂参战命令,22日凌晨我们特务连随团机关第二梯队在南京栖霞山兵站登上绿皮闷罐车,于3月1日到达广西崇左县罗白公社集结(全团1370人,车辆119台,机械71台及相关保障物资)。入桂后,工兵第三团隶属于广州军区工程兵,番号改为53739部队。根据广州军区前指命令,我团主要担负友谊关、弄关地区军用道路抢修、野战仓库、野战工事构筑、凭祥市人防工程施工等任务。我所在的特务连侦察排,主要担负工程侦察、工程测量、工程施工放样等工程保障任务。

官兵们加班加点修筑工事

在边关重镇——友谊关地区(弄关、水口、隘口、布局、浦寨、弄怀、弄尧、金鸡山)施工期间,我们团担负工程保障任务,虽然没有像野战部队出境作战那样直接、惨烈,但施工任务重、强度高、时间紧,经常遭遇敌炮火、炸弹、地雷、特工偷袭等威胁。如晚上站岗,伸手不见五指,为防止越特工摸哨,战士们卧在棺材下面站岗,一个晚上要换很多口令。

参战时哨兵口令

1979年3月5日,中央军委下达撤军命令,随后各部队交替掩护撤退。在我军撤退时越军不时向我军放冷炮,造成一些死伤。3月8日上午,我所在的团组织车辆、骨干力量到友谊关边境一带察看道路、桥梁及工事毁坏情况,准备及时抢修道路,好让回撤部队顺利回国。11时20分许,当车辆行至友谊关至越南凉山省北部同登镇2公里处的一座山坡处遭越军炮击,造成多人受伤,车辆受损,戴芳林、丁振龙、刘基荣、陈秋福等4人不幸牺牲。

这里,我把4位牺牲战友的情况作个简要介绍。

戴芳林烈士墓

戴芳林是江苏宜兴市新芳乡人,1969年入伍,牺牲时是团组织股长,也是当时是团里最看好的年轻干部。他早年丧父,牺牲时,家中有年迈的祖母、母亲,患慢性肝病的弟弟,3岁的女儿,妻子是下放的上海知青,由于妻子和母亲观念不同,造成婆媳关系不和,妻、女1978年落实知青返城政策回到了上海。为了让弟治好病后也能取妻成家,戴在参战前利用休假,借债为他们盖了两间房子,好给祖母、母亲和弟弟挡风避雨。得知哥哥牺牲的消息,弟弟过度悲痛而亡,高龄祖母不久也去世,这个原本由戴芳林呵护的六口之家,仅留下母亲(其母亲现还健在,约95岁)一人和700余元的欠条。宜兴市政府后来在戴家乡建了烈士墓,供后人祭奠。

丁振龙烈士墓

丁振龙,也是江苏省宜兴人,1973年1月从徐舍镇入伍,中共党员,牺牲时为团后勤处军械助理员。宜兴市政府在戴芳林家乡建了烈士墓,供后人祭奠,而没有在丁振龙所在的徐舍镇建烈士墓。具体原因是丁27岁,未谈过恋爱,平时言语也不多,为人处事稳重,有写日记的习惯。因工作需要,他常一人赴宁办事,在途中见到漂亮的女孩后,很自然的便将女孩的容貌,或偶然搭话等记入日记,有的还单相思作些遐想……有关人员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他的这些日记,并汇报到分管干部的副政委那儿,副政委极为反感,认为丁思想作风有问题,不健康,小资产阶级思想严重等等,恨不得烈士都不给他评,后对丁作不宣传、不公开批的问题烈士处理,所以,宜兴方面也就不好公开宣扬丁振龙事迹了。这可能也是受当时极左思潮的影响吧。

刘基荣烈士墓

刘基荣,浙江常山县球川镇山岭村人,1971年1月应征入伍,团司令部参谋,中共党员。牺牲时31岁。后被追记三等功。遗体安葬在广西凭祥市匠止烈士陵园。刘基荣兄弟姐妹四个,父亲刘炳金是位解放初入党的老干部,任常山县铜矿党支部副书记。刘基荣从小就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参军后立志报国。1979年2月23日,也就是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开始的第7天。这天刘基荣与妻子鲁菊仙及不满3岁的女儿刘敏在外山岭自然村丈母娘家吃饭。刘基荣的父母接到部队发来的加急电报后,立即赶到外山岭找到刘基荣,并把电报交给了他。刘基荣看到“火速返回部队”的电报,知道战事紧急,归心似箭,恨不得插翅飞回。探亲是家事,参战是国事,刘基荣决定立即赶回部队。家人挽留他在家再住一晚走,刘基荣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没事过几天我再回来补休。”可当刘基荣从家里步行赶到球川镇时,一天一趟的班车已开走了。刘基荣急得到处求援,最后在附近的铜矿找到一辆运矿石到衢州的车……2月24日,当刘基荣准时赶回部队,战友们正在组织铁路运输装车,他的简单行李没有提进营房就直接装上了待发的列车。

陈秋福烈士墓

陈秋福,来自浙江金华市偏远山区高坂村的青年,1978年3月入伍,团特务连炊事班战士,我的战友。他1米6左右的个头,文化不高,家乡话口音重,人老实,勤快。刚下连队时分在警卫排二班,由于不善言语,加上一口浓重的家乡话,最后从警卫排调到炊事班工作。他的骨灰也安葬在广西凭祥匠止烈士陵园内。

战友和亲人到匠止烈士陵园祭扫

经过近6个月的艰苦奋战,全团共修筑道路19.2公里,修建平整洞库、弹药库2590平方米,构筑坑道10条,永备机枪工事24个,82炮工事2个,装载物资2万余吨,圆满完成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工程保障任务,全团于当年8月3日凯旋归建。全团42个集体及206名个人荣立三等功。我也荣立了三等功。

向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英雄学习

今天,中越两国已经恢复了睦邻友好,但作为那场战争的亲历者、见证人,我们有责任回忆历史、记录历史、传承精神。不是纠缠以往的是非恩怨,更不是为了延续过去的矛盾和怨恨,只是想让后人别忘记前人走过的路,别忘记前辈流过的血和做出的牺牲。我想,那些长眠在南疆的战友们,如果活着的话,他们也和我们一样享受退休的幸福生活,享受儿孙膝下绕的天伦之乐……

远离战争,珍爱生命,愿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中国大地!

(感谢老领导老战友徐王和、张柏平、熊林福提供部分资料和图片)

作者简介:李朝秀,1957年11月生,安徽宿州市人,1976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团作训股参谋、军务股长、第一集团军司令部工兵处参谋、摩托化步兵第一师司令部工兵(防化)科科长,中校军衔。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并荣立三等功。2000年转业到杭州市林业水利局工作,2017年12月退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