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读者》时评作文范文暨作文升格指导

 趣性语文 2020-02-05

《朗读者》时评作文范文暨作文升格指导

§1   范文点评与借鉴

《朗读者》为什么会火?

203   陈燕曼

近日,一个大型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走红网络,并引起观众与网友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有人称其为文化清流、综艺清流。那么在综艺节目数不胜数,层出不穷的当今时代,《朗读者》为什么会火?(引入评论对象,直奔主题,简洁明快。)

《朗读者》之所以会走红网络,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央视吗?又或是因为主持人董卿,抑或是因为邀请了当红名人吗?我想,不然。《朗读者》会火,究其原因,我认为只要有三点。(三个设问先引发思考,然后一个句子引出下文三段,简洁不啰嗦。)

其一,《朗读者》打破了传统的综艺节目的模式。众所周知,一般的综艺节目都以娱乐为主,邀请当红流量小生唱唱歌,聊聊天,做做饭,等等。而《朗读者》推陈出新,启用“访谈+朗读+轻解析”的原创模式,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另外在综艺节目繁多,内容大同小异的情况下,《朗读者》给足了人们新鲜感。

其二,《朗读者》推出的主旨与其他综艺节目不同。它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真挚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以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人物与真实情感。《朗读者》做到了内容有质量、有内涵,通过综艺的形式传播文化,经得起良心的拷问。

其三,当今时代,国人越来越不爱读书,社会上缺少一种阅读的风气。而《朗读者》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人们精神上的空缺。它以一种新颖的方式让人们重新接触文字,爱上文字。在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朗读者》无疑起到了一个传播文字,引导阅读,在全社会创造读书氛围的作用。

(以上三段从模式、主旨、影响作用三个不同角度,逐一剖析《朗读者》走红网络的原因,写法上,均先于段首用一个简洁明了的中心句亮出观点,而后围绕观点展开进一步阐述,评论思路清晰,层次条理清楚,语言简洁明快,读起来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当然,“其一、其二、其三”此类标示层次的表述方式,如果能改用前后相互照应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效果会更好。)

《朗读者》会火,离不开以上三点因素。而再看其他的综艺节目,它们之所以会在与世开播时火爆,而后淡出人们的视野,是因为这些综艺节目内容粗糙,互相克隆,千人一面,没有创新。由此可知,一档综艺节目要想持续受到人们的关注,需要不断推出创新内容,淡化明星意识,启迪人们思考,经得起良心的拷问,要能够传播正能量,给社会带来好的风气,而不以营利为目的,要追求质量化而不追求数量化。

(联想拓展,对比传统综艺节目,指出优质的、能引发观众关注的综艺节目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使分析得以深入,把文意向前推进,体现了时评文章就事论理的特点。)

《朗读者》在特定的时间里火爆网络,自然有它成功的因素,希望其他综艺节目能够多借鉴,秉承初心,不忘使命,用心制作出高质量的好节目。(76分)

(总结收束全文,发出希望。)

§2  作文升格指导

《朗读者》的魅力

潘蕾

去年,一档由央视主持人董卿创办的综艺节目《朗读者》突然爆红,它与其他综艺节目不同,是以它的别具一格赢得许多观众对它的喜爱它是有怎样的魅力

(开篇引述材料并点题,符合时评开头写法,但画线句表达不通顺,更欠简洁。)

①《朗读者》是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等与美文相结合,朗读出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意义与情感。②在看这档具有文化特色的综艺节目,我深深地被文字的魅力所吸引,③也让我感受到每个文字的背后,每个作家所流露的真情。

(本段其实写出了《朗读者》的第一个魅力:文字的魅力。但语流不畅,观点表达不直接明了。问题在于作者并非从回答“有何魅力”的角度来表述,而是另起话题,先谈《朗读者》的特点,再把《朗读者》的魅力放在谈自己的观感中来表达,这种表达式无法对接“它有怎样的魅力”之问,因而语流不通畅,表情达意效果大打折扣。

要解决表达式问题,必须站在全文论述中心,从“有何魅力”的角度来考虑遣词造句,用简洁的语言对其“魅力”进行准确概括并形成段落中心句,如:“《朗读者》最吸引人的,当推其直抵灵魂触动人心的优美文字所展现的迷人魅力。”整个段落的任务,就是围绕中心句,阐释其文字如何“直抵灵魂触动人心”、怎样“优美”、“迷人”。

原文画线句存在语病,需要先作修改。句③与上句叙述角度不一致,整句表述也欠熨帖。)

在以前的综艺节目中,往往是①邀请当红明星来作秀,内容几乎千篇一律,没有艺术含量,也没有多少文化含量。《朗读者》却②成为了中国首个以文化文学为主题的综艺节目,这样的新颖题材自然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③主持过多档节目的主持人董卿说过:“文化类节目真不好做,它需要更精心地设计”。而《朗读者》通过与观众情感内心的共鸣,来唤起观众对文字的一种新的认识,④这可能是《朗读者》所要带来的魅力

(此段行文同样存在表述角度不对、中心句含糊不清、分析漫无目的之不足。整体看,本段写出了《朗读者》的另一魅力: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唤起观众对文字的新认识。中心句问题,从承接照应上文考虑,可以这样写:“除了以优美文字吸引人,《朗读者》的魅力还在于它善于以真情引发观众共鸣,唤起观众对文字的新认识。”围绕这一中心句,段落的任务是分析它怎样倾诉真情、为何能引发观众共鸣,可以与其他综艺节目比较着来写。

画线句①中,当红明星如何“作”秀、内容怎样“千篇一律”宜稍作描述而中是硬贴标签了事;句②“首个”判断错误,此前已有《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类似节目引发热潮。句③完全与段落中心无关,因为本段并非言其如何制作精良,删去可也。句④“可能是……所要带来的”应改为肯定判断。)

在节目中,主持人董卿也邀请了许多作家,与他们访谈时明白了他们创作的用心良苦,对每个作品背后所付出的辛苦。②同时节目也邀请了一些各行各业的平凡百姓,在舞台上,他们用自己对文字的理解,对精美的文章以最深情的形式的来朗读,使文章中的文字与观众内心最渴求的真情相呼应④当文字在朗读时,经过人的第二次加工下,将文字带有(的)自身情感再次传递出来,给观众更具有震憾(撼)的心灵的力量

(上段已谈了情感共鸣的魅力,此段再论情感震撼心灵,角度相同,也没有层次的递进,显得重复啰嗦。整段内容可与上段整合,共同表达《朗读者》在“情感”上的魅力。

原文画线句①②应考虑合并陈述,说清楚《朗读者》如何通过访谈名人凡人引发观众共鸣即可,语言尽量简洁明了。句③存在语病且啰嗦不简洁。句④表述显得别扭不顺畅,且其陈述角度各不相同,须统一陈述角度后重新组织语句。)

在我看来,董卿能够大胆创作此类节目,无外乎是想唤起众内心那份对阅读的热爱让观众在倾听朗读者朗读时不仅仅是内心受到知识的滋润,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外,还能够激起对阅读的兴趣无论是多么平凡的职位,只要站在这舞台上,都可以为家人,朋友等朗读最想要传达的感情的文字,同时也让朗读者自己也被文字所感染。文化类的综艺节目清新脱俗,但也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来自语言带给我们的魅力,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使人们的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

(此段主要谈朗读者的“语言带给观众的魅力”,语言与文字是紧密相关的,如果一定要写“语言”的魅力,应该放在第二段“文字的魅力”之后写,层次条理才好,但须具体写出朗读者的朗读语言有何魅力,由于声音是比较抽象感性的东西,具体描写需要借助修辞等表达技巧。如果难以驾驭,可考虑从另一角度分析,即其每期都有一个“接地气”的主题,因为每个主题都与大众生活、情感息息相关,所以让人觉得真实亲切,易于引发共鸣。当然这需要了解24期节目的24个主题,再择要列举阐述。

如此,则《朗读者》的魅力大致可从三个方面予以阐述:文字的魅力、情感的魅力、主题(内容)的魅力。加上其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创模式,《朗读者》不红都不行了。

画线句①前后分句语意不连贯,逻辑不通。句②“不仅仅……外”有语病。句③说的应是“人”而非“职位”。句④纯属废话。句⑤前后不存在转折关系,应是递进关系。)

《朗读者》的播出,不仅使不少听众享受这文字带来的文化盛宴,更是让听众在倾听过程中去思考,去感同身受。(70)

(结尾段应回扣“魅力”来作总结强调,或者发出希望,或者作出展望,等等。)

                      文化综艺节目为何暴(爆)红

近日,央视热播的由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文化综艺节目引发网友热议。该节目通过名人名星的朗读,旨在滋润全民长久未受阅读熏陶的心灵。不少网友认为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加入名人成份(分)效果更好,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名人光环”,挽救不了国人不阅读甚至不受阅读的习惯。

(开头引出评论对象。画线句评论不准确,修改或干脆删去。)

⑵在我看来,名人名星等综艺元素渗透于文化节目中,激励国民认识、继承传统文化,且增强国民,特别对于青轻一代对阅读、对传统文化的渴望提升了文化的知名度(“文化”无所谓“知名度”,应改为“节目”)

(此段大致说出了原因之一:名人明星助力,提升了节目的知名度。但表述上语言不通畅,思维逻辑混乱。)

长久以来,综艺节目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是纯粹的名人名星的愉乐(娱乐)、毫无意义的节目。是年轻人为了疯狂,中老年人为之唾弃的节目。对于综艺节目,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阅读似乎格格不入,可是这次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的横空出世,颠覆了人们对以往综艺节目的认识,而对于新生事物:文化综艺节目,是老少皆喜的节目。而其中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使国民在观看综艺节目的同时,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的理解

  (此段指出原因之二:节目颠覆了人们对以往综艺节目的认识,加深了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但中心句表达不简洁准确,行文整体上表达欠通顺流畅,画线句不同程度存在语病,须作修改。)

⑷综艺节目本身对年轻一代就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而传统的综艺节目,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强,更是加入了更多名人名星以吸引眼球。传统的文化节目,对于现代人来说较为枯燥无味,对于年轻人更甚。便造就了文化节目无人关注,综艺节目蒸蒸日上的局势。而文化综艺节目《朗读者》充分利用了年轻人对综艺节目的喜爱并②结合传统文化:阅读,成为年轻人所熟知的节目,进而更愿意去了解传统文化

(此段指出节目爆红的第三个原因:整合了传统综艺节目与文化节目的优点,各取其长而各去其短,集娱乐与文化于一身。画线句①与上句逻辑上不顺畅,画线句②冒号应改为破折号,把“阅读”视为“传统文化”逻辑上存在错误。)

⑸文化综艺节目之所以能引发国民的关注,之所以能够暴(爆)红于网络,最根本的,是因为传统文化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滋养作用,唤醒人们长久未受文化熏陶的心灵。文化综艺节目只是一个传播文化的载体,而它真正的意义在于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传统文化真真正正地成为中国人心灵中的寄托

(本段指出节目爆红的根本原因:《朗读者》满足了国人心灵深处对传统文化的渴求。但中心句表达不准确,对段落中心的阐释也欠充分。)

对于近年来一部分中国人“媚洋崇外”的行为,国家大力发展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文化综艺节目的出现恰到好处。《朗读者》通过名人对传统文化作品的朗读,增强人们的阅读兴趣,激励国人对传统的继承。(74)

(结尾段不得要领,应回应题目,对其爆红原因进行总结强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