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夫结婚,我在他楼下站了一整夜,他给我发来一条短信

 说爱情感 2020-02-05

前言:我叫说爱,是一名业余情感作家,兼职婚姻情感顾问。

我的愿望是听你们诉说情感故事,一起探讨情感出现的问题,抒写幸福生活。

来自网友的投稿,我们一起倾听她的情感心声。

这辈子我都无法忘记那天晚上的雨有多凉,夜有多长,心有多疼。

我和前夫是上大学的时候认识的。不怕你笑话,大学里,我可是我们学校的系花,追我的人可不少,我的前夫就是追我的人之一,他长得不算特别的帅,家境也不是最好的,但我最终还是选择和他在一起了,不为别的,你如果碰到一个男孩愿意用生命去爱你的话,你也不可能不会动心的。

我答应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很开心。谈恋爱的那几年,他总是很紧张,也很忧心,因为他老是担心我会抛弃他,另谋他路。我觉得既可笑又温暖,因为他是这么在意我。

后来我们结婚了,领证的那天,他很激动,不停地对我说:“我结婚了,我真的和你结婚了,从今以后我就不是单身了,你居然真的嫁给我了?”

现在想来都是温馨的画面。他说要给我优越的生活,所以辞了原来的朝九晚五的工作,开始投资和朋友们一起开公司。他一直都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我知道,所以我支持他,我要做成功男人的背后那个女人。

只是,我没有想到,艰苦创业意味着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整整两年,我们聚少离多,很多个夜晚,我在家中面对的是一夜又夜的枕边凉。

我从来没有怪过他,我知道他忙,他心系家庭,只是无力分身。我能理解,但是我真的很孤独,距离产生美,但也让婚姻产生了裂痕。

让我们的婚姻走到尽头的是那一场大学同学聚会。我丈夫因为太忙没有参加,所以我一个人打扮的光彩照人地出席了。我的出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初我就是系花,结婚几年,但是我保养得当,身材,长相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不少同学还夸我,婚后更加风华过人。

席间有一个男同学敬我酒,大学时他也追过我,我和丈夫交往后,他才收手,我没想到他也来了,并且,全席,他都一直盯着我看。

后来是他开车送我回的家,他告诉我,他已经在上海打拼出来了,现在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他还没结婚,还在等着我。

当时寂寞的我,就这样坠入了爱河。

我发现自己的心在别的男人身上以后。我就知道,我要和丈夫摊牌了,我不能让他蒙在鼓里,而且,那个男同学也承诺我了,只要我一离婚,他立马就会娶我,以后只疼我一人。

我特意打电话让丈夫回来,和他坦白了,他听完以后很是震惊,久久回不过来神,我说,我不会带走任何财产,只要一张离婚协议书。我抬头看他的时候,发现他的眼圈红了,但当时的我已经没有心思再去考虑这些了,我只想快点离开。

离婚手续办完后,我就坐着那个男人的车去了上海。到了上海以后,他给我买了一栋房子,很漂亮,我很喜欢。但我在那里待了半年,他却迟迟没有提过结婚的事,而且,他也不经常到我这里来,我一直以为他也比较忙,直到他的太太找到了我。

原来,他早就结了婚,原来,他带我来只是想让我当情妇。当时的我只感觉整个世界都崩溃了。后来,他对我说,他不可能离婚的,但他愿意这样一直养着我,不会抛弃我的。

我拒绝了,我还是有尊严的。

他把房产证明改成我的名字以后,就彻底地离开了,再也没来过。

我在那里又住了半个月,那半个月里,我时时刻刻想念着前夫,想念他对我的好,后来,我下定决心,我要和他重修于好,于是我又踏上了回家的路。

我们的家被落了锁,我敲了半天的门,没人来开门,后来惊动了对门的邻居,他开门看到是我以后,给了我家门钥匙,说是前夫留给我的。我打开门以后,发现家里的陈设一点没变,和我走之前一样。

我千方百计地打听,才知道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我又千里迢迢地赶回去找他时,才终于看到了他。

我在他的楼梯口等他,他看到我时,楞了好久,然后才请我进屋。从进屋起,我就在酝酿,我该如何在他面前忏悔,该如何挽回他,可还没当我开口,他就对我说:“幸亏你来的早,下个月我结婚就要搬去新房了,不住在这里了。”

我如遭雷轰,我到底是来迟了吗?

他对我说,房子他还是要留给我,毕竟我们在一起生活了那么久。

出门的时候,外面下起了大雨,我在雨中站了一夜,在风中冻了一夜,我不是在逼他心软,我是在惩罚自己当初的有眼无珠。

天亮的时候,我收到了一条他编辑的短信:“愿你余生,有人朝夕疼爱你。”

我再也忍不住了,在簌簌雨中嚎啕大哭。

我能听出女人的后悔与悲伤,可是,我也回天无力,于是,我劝她:“既然,他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那你也要从过去中走出来,不要再迷恋了。”她哽咽地说:“可我忘不了他。”

我说:“你现在只能学会忘记他,因为他已经不再属于你。”

听完一切后,我心中在想:时光飞逝,她会走出悲伤,可她永远都不会忘记,曾有一个男人,愿用自己的臂膀给她带来一方温暖。

每一段情感故事,情感,婚礼,结婚,出轨、离婚都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