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坛转载】铸型硬度计实际使用情况

 一兵个人图书馆 2020-02-05

  导读 

铸型硬度是铸造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的重要参数,随着高压造型、射砂造型工艺以及V法等特种铸造工艺的日益普及应用,对直接影响铸件产品质量的铸型硬度参数更加关注和重视。

目前铸造工艺特别是黏土湿型砂铸造工艺普遍使用SYS-B型铸型硬度计检测铸型表面硬度,随着高压造型的普及应用,采用SYS-C型铸型硬度计,更能反映铸型硬度的确切参数,能更好地指导铸造生产过程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V法铸造铸型硬度是衡量铸型质量的最重要参数,V法造型工艺属于高压铸造范畴,同时因测量时面塑料薄膜的存在,采用SYS-C型铸型硬度计,更能反映铸型硬度的确切参数,能更好地指导V法工艺生产过程控制,保证并提高产品质量。
一、SYS-B型铸型硬度计使用情况  
目前,在以黏土砂湿型铸造工艺为主的铸造行业,无论手工造型,一般的机械造型,乃至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无箱自动化造型,静压造型工艺,普遍使用SYS-B型铸型硬度计检测铸型表面硬度。多数企业对SYS-A型、SYS-C型硬度计的使用甚少。 
   
对于树脂砂造型制芯、覆膜砂制芯或覆膜砂壳型壳芯工艺,一般企业没有铸型硬度检测的要求,也不会对铸型硬度进行检测,认为该类化学反应的硬化造型成形,如呋喃自硬砂只要舂砂紧实就行,覆膜砂只要射砂充满热芯盒的型腔就行。
该类造型工艺区别于黏土湿型造型工艺,同于干型表面。本有与SYS湿型硬度计相对应的SYG型的干砂型表面硬度计,但目前在一般相关企业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检测中未见有采用,市场上也鲜见销售流通。
  综上所述,目前SYS-B型铸型硬度计在铸造行业应用普遍,欣为企业接收。
二、高压造型工艺对铸型硬度的要求  
随着铸造工艺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高压造型、静压造型及射砂造型工艺的日益普及应用,对直接影响铸件产品质量的铸型硬度参数更加受到关注和重视。
近些年来,静压造型工艺、射砂压实水平及垂直自动化造型工艺及装备迅速普及应用,提升了铸造行业的整体水平,提高了产品质量档次。该类工艺的一个共同之处在于通过高压紧实造型,得到高强度的砂型铸型,而由于铸型硬度与型(芯)砂的强度和紧实度有关,同时可以得到高硬度的铸型。同手工造型和一般机械造型表面铸型硬度不同的是,该类高压造型铸型硬度普遍提高,且比较均匀。
由于SYS型湿型铸型硬度计以压入法测定铸型硬度,因此测定硬度的压头形状对压入铸型表面的影响至关重要,SYS-A、SYS-B及SYS-C三种不同型号湿型硬度计因压头形状而区别适用于不同的砂型。对于表面硬度达到90,且铸型硬度比较均匀的高压造型工艺,从压头形状考虑测量结果的影响,圆形压头直径小的SYS-A型和压头为圆锥形的SYS-C型铸型硬度计是适宜的。
由于SYS-A型铸型硬度计在铸造行业内很少使用,业内该类高压造型工艺企业可以通过对采用圆锥形压头的SYS-C型铸型硬度计检测的数值与采用SYS-B型铸型硬度计检测的数值进行对比校核的方式,得出更能反映铸型硬度的确切参数,能更好地指导铸造生产过程控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三、V法铸造工艺对铸型硬度的要求  
V法铸造工艺是通过砂箱及面、背两层塑料薄膜封闭,经抽真空使砂型得以紧实,起型成为铸型的工艺,该工艺铸型的紧实度由所抽负压形成的真空度决定。由于保持真空度才能保证紧实度,真空度波动直接影响紧实度,若负压泄压会导致真空度消失,型砂就会溃散,因此V法铸造铸型硬度就成为衡量铸型质量的最重要的参数。
在《V法铸造台车式造型线技术条件》JB/T11540—2013中的3.8.3款中有“按实际生产条件连续造10个砂型,其各表面硬度平均不应低于80个单位(A型硬度计),且质量应稳定一致”的规定。局限于制定该标准时的工艺装备水平状况,即该标准的制定是借助于一般V法机械造型并有大量手工操作的情况下实现造型的,随后测试检验相关数据,因此该标准中对应采用了当时行业普遍接受的“A型硬度计”作为要求。
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根据V法造型工艺特点,高的产品质量由高负压差达到的真空度保证,实践表明,用SYS-B型硬度计测量0.04~0.06MPa真空度下的V法铸型硬度可以稳定达到90以上,因此可以将V法造型工艺定义为高压铸造范畴。同时由于测量时面塑料薄膜的存在,也会对V法铸型硬度的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表面硬度达到90及以上的V法造型工艺,从压头形状考虑测量结果的影响,压头为圆锥形的SYS-C型铸型硬度计是适宜的。实际测试结果对比表明,用SYS-C型铸型硬度计与用SYS-B型硬度计测量的数据相差还是比较大的。业内V法铸造企业可以通过圆锥形压头的SYS-C型铸型硬度计与SYS-B型铸型硬度计检测数值进行对比校核,得出更能反映铸型硬度的确切参数,能更好地指导铸造生产过程控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