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科比曾想过,要在年轻时离开…

 昵称46341144 2020-02-05
1963年11月22日,46岁的约翰·肯尼迪的车队在达拉斯艾尔姆街道上缓缓行驶,穿过迪利广场时,肯尼迪倚在敞篷车后排门架上,面露微笑。
1968年4月4日,39岁的马丁·路德·金准备返回在孟菲斯洛林汽车旅馆的306房间,在进入房间之前,他停住脚步,站在阳台上向人们挥手致意。
1973年7月20日,32岁的李小龙和邹文怀一起去了丁佩家,到了晚上他说自己头不舒服,丁佩给了他一粒止疼药,让他去房间睡一会儿。
1980年12月8日,40岁的约翰·列侬和妻子小野洋子在录音棚完成对《Walking on The Ice》的后期制作,坐车返回纽约曼哈顿的公寓。
1993年6月24日,31岁的黄家驹正在日本东京富士电视台录制一档综艺节目,他走上了一个3米高的舞台,准备去争夺舞台上空的“宝藏
1994年4月5日,27岁的科特·柯本在西雅图的公寓里,开始写信,开篇他说:“比起装作一个饱经沧桑的傻逼,我更愿意以一个天阉小孩的身份来逼逼两句……
2003年4月1日,46岁的张国荣给男友唐唐打电话约了晚上一起打羽毛球,然后离开香港加多利山的家,来到中环文华东方酒店的健身宝去“做运动”。
2020年1月27日,41岁的科比给詹姆斯打了一通电话,又给沙里夫-奥尼尔发了一条短信,然后带上女儿吉安娜登上私人直升飞机,准备飞去参加一场曼巴体育学院比赛。
——科比·布莱恩特死了。
“2020年1月26日,41岁156天成为他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最后一个数据。
科比终于成为另一个过早离开的伟大年轻人。
虽然我们会这样安慰自己:
他们已经将成就陈列于世,死亡不只是伟大的休止符,更是伟大的惊叹号。
但在被宽慰之后,你仍然忍不住去想另一个问题:
如果。如果他们还活着,那该多好?
你越想越伤心,越想越愤怒,但除了轻轻从嘴里挤出一句“操,你无可奈何。
3年前退役时,科比接受The Ringer采访说自己能够坦然面对死亡,因为“有死亡才有生命,有黑暗才有光明。科比讲完这话,就过渡到如何面对退役的话题,看起来,科比也并没有如后来媒体引用那句“可以接受死亡的结局那般释然,他更多讲述的是职业生涯的终结。我猜他同样没有准备好就这样离开,他的坦然仅仅是面对“人固有一死的坦然,用一个小学作文水准的英雄塑造法来意淫科比辞世前的动作,或者用一句接受采访时顺口一提的鸡汤文学来提炼他的无所畏惧,都不见得有什么高明之处,科比活着的时候你们高呼“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死了之后你们还试图让他扮演保尔·柯察金,很难找到比这更拙劣的粉饰了。
一个41岁的男人,一个亿万富翁,一个带着女儿出门打比赛的父亲,永远不会接受这样的人生结局,没人能接受。如果科比有机会再做一期“Detail来复盘这一天发生的一切,他也一定会精心设计一个战术,用上一次掩护,一次无球跑位,也许加上一个假动作,然后晃过上帝。
问题的另一面则在于:如果科比或者那些响亮的名字也可能就这样离开,谁能躲开厄运来袭?如果没有明天,你该如何说再见,这个问题太难了。所以在面对这种事情发生时,人们最容易陷入的情绪,除了震惊、愤怒和悲伤外,恐怕就是无能为力的虚无感。
虚无让你脱力,虚无让你沮丧,虚无让你穿着看不到破洞的内裤坐在床边点起事后烟,然后陷入沉思。如果此时你仔细聆听,你会听见脑袋上方传来窃窃私笑的声音,那应该是上帝本人,现在身边应该还站着科比一起。
所以如果想让自己活得痛快一点,避免被科比嘲笑,首要做的事情就是避免陷入虚无,至于怎么做到这一点,科比倒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只不过挺难,你可以听听,至于你能从中提炼出什么值得效仿的存在,我不太清楚,但总比陷入虚无要好一点。
我以前在科比退役时写过一个东西,说科比这个人就是个野兽,科比自己也喜欢以野兽自居,给其他领域的强人发推特时喜欢带上标签#differentanimalsamebeas#,所谓“物种不同,同为野兽的意思。众所周知,野兽十分无情,野兽令人胆寒,野兽教人生畏,野兽死的时候,人们流下泪来,说我也想当这样的野兽。我猜大多数人想要的是无情、令人胆寒和生畏,以及因此而取得的成功,但如果让你当个野兽,刚出山就被人一枪轰了脑门,你也许就更愿意做个人了。
要当一头像科比一样的野兽并取得成功,确实风险极大,不仅要对敌人如冬天般寒冷,对同志和自己也绝对不能泄一点春光。
对待自己残酷自不必说,科比嫌弃奥尼尔偷懒不爱训练时,也曾客观分析过原因:“也许年纪到了,伤病多了,训练上就会放松了,继而话锋一转:“但我就绝对不会因为伤病而退却。吹牛容易,做到很难,1999年科比右手掌骨折,绑着石膏继续用左手练球,他说“上帝给了我们两只手,2013年科比跟腱断裂,把球罚完再下场,赛季报销,2015年膝盖骨裂了,打完比赛,投进关键三分拿下胜利再下场,赛季报销。
相信我,你不会想做这样的科比,你更欣赏奥尼尔,在休赛期吃喝玩乐,到常规赛开始选择手术,“工作时受的伤,就应该在工作时解决。
科比在对待同志时也未见的温柔。2004年正如日中天时,老员工福克斯跑过来对他谆谆教诲,灌输了一番人生的经验之后作好人状:“我只是希望你能融入咱们一起,但科比回他一句:“如果我以我的方式取得了成功,我凭什么要改?科比说自己会成为一个不错的朋友,但却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挚友,因为要成为挚友太麻烦啦,“要常常打电话联系,要记住别人的生日,我永远做不到的!”他说过一句著名的“Friends can come and go, but banners hang forever,大意就是兄弟如衣服荣耀如手足,还说这是最佳曼巴语录,最后还把这句话做成了自己品牌的slogan,足见科比有多喜欢这句话。
相信我,你不会想做这样的科比,你更欣赏福克斯,仔细想想,你是不是也特别讨厌那种每天提前1小时到办公室又自觉加班2小时的傻逼同事?
科比说,如果不能像我一样专注和努力,你就成不了我的朋友,甚至成不了我的队友。有次接受采访的时候,科比给记者讲了个故事,说自己曾经在训练中骂哭一个队友,他津津有味地回顾了这个故事,几乎要说出这个队友的名字,但他最终忍住了,说这个人呢,不是夸梅·布朗,不是斯玛什·帕克,是一个欧洲来的小伙子,“不是我想骂他,可他真的很烂啊!有名有姓的故事也有,希伯特刚去湖人时,在更衣室讲了一个步行者队内互相鼓励的故事,说“在遛马要是有人打得不好,队友就会真诚地说:加油,我相信你。”
后来,希伯特真的打得不行,科比不断嘲讽他,按照某位记者的说法,“科比已经不是想赢,他是想阉了对手,他不仅想要征服,他渴望的是羞辱,最终,科比把希伯特的温情小故事摔到了这个七尺男儿的老脸上,他冲着发挥不佳的希伯特鼓掌,面带讥笑地说:“加油,我相信你哦。
相信我,你不会想做这样的科比,你更欣赏希伯特,带着你温情脉脉的小故事蜗居一隅,接受一次又一次失败,期待总有人在你耳畔温柔地说上一声相信。
对待环境,科比同样足够强硬,和篮球有关的,那些洛杉矶凌晨4点的故事你已经听够了,讲点和篮球关系不大的:
第一件事,鹰郡事发之后,科比千夫所指,瓦妮莎把他的东西全部扔到了大街上,科比决定搞点特别的来取悦悲愤的老婆,于是他决定学钢琴。正常人学钢琴,没钱看看教学视频,有钱请个老师,但科比不一样,他说“请人教我学钢琴太简单了,我不要。于是他戴上耳机,听着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自己在键盘上找音,然后就把这曲儿学下来了,“如果你坐在那里告诉自己,老子就是要会弹为止。最终你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事是你真的搞不定的。实际上科比在2011年也曾面对过妻离子散的境地,据传瓦妮莎已经将离婚申请递交法院,但科比又一次挽回了婚姻,他讲话:“生活和篮球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我能在球场上搞定一切,我凭什么不能为维系一个家庭付出所有?
另一件事来自小沃顿最近的分享,他说自己曾经在一次客场之旅时教科比喝酒游戏。科比玩得很烂,他并不甘心。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其他球员在打球,科比则连续练习了1小时这个游戏……
没人知道科比这种“有困难要上没困难给自己制造困难也要上并坚信一定可以战胜自己制造的困难哲学是打哪儿来的,别人家球星一说起自己的性格,就说从小爸妈或者舅舅什么的给自己灌入了这种顽强的品质,但科比不同,科比曾经亲口讲过一件关于自己老爹乔·布莱恩特的往事,说老爸一直给他说,“如果我在当年能得到一个合适的体系,我一定能像魔术师约翰逊一样出色。”
科比就说这事儿自己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个体系就能决定一个男人的职业生涯?为什么我爸就甘于接受这种事情?如果你真的想变得卓越,你总有办法搞定这些事情。
相信我,你不会想做这样的科比,你更欣赏乔·布莱恩特,你所处的世界确实如此不公平,如果换个环境或者活法,你一定能比现在更为出色。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我永远不会说奥尼尔、福克斯、希伯特、老布莱恩特的做法或者思维方式有什么问题,因为世人皆苦,你不能逼人再吃苦药,还告诉他这是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但如果有人想成为科比,或者想拥抱科比式生活,我愿意对此脱帽致敬,庸碌的人群中必须有一些野兽,他们就是要像《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思特里克兰德一样活得那么没规矩,活得那么不符合逻辑。
思特里克兰德只是毛姆内心虚拟的那头野兽,而科比却是如此真实的存在。
如果选择做人,就永远不要试图去理解一头野兽,科比自己也说:“愚蠢的人类怎么可能真正理解我?”(I always thought people were too stupid to really understand)
有个人在自己25岁时给爱人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生活的支点是什么?就是我们自己。自己要有一个绝对美好的不同凡响的生活,一个绝对美好的不同凡响的意义。
这个人差不多也是科比的年纪上离开我们,迄今也已经23年了。
科比生涯很长,生命却很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支点,应验了那句“live fast,love hard,die young。麦迪流着泪说科比年轻的时候曾说自己想要die young,听起来像是一则惊悚的寓言故事。但事实是有前提的,科比真正理解自己想要什么,理解自己想要成为什么,究其一生都在为此而奋斗,也许只有真正“live fast、“love hard过,才有付诸“die young”的价值。
最终,科比的坟前将竖起一座墓碑。惟愿这碑石如逝者一般坚强,你也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