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记录这些年我走过的桥

 山地之仔 2020-02-05
提起桥,必和流水有关。“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在我的印象里,弯弯的拱桥,弯弯的玄月,波光粼粼的水面,令一座桥常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寄情的条幅,似乎那不是桥,是彼岸与此岸间的握手言欢,抑或窃窃私语。 今年4月初婺源县城这座桥,灯火迷离,水色滟滟。当时正是酒后,与朋友沿着老街河堤一路走来,看到此桥夜景,十分兴奋。这座桥算是县城夜晚的华彩,无论远观近赏,都很绚丽。穿桥而过时,习习凉风拂面,好一个爽字了得!宏村的这座桥,曾是电影里的画面。李慕白牵着马从小小的石拱桥上缓缓走过,长衫迤逦,面容俊朗;玉蛟龙飞身掠去,身影在如镜的水面斜斜划过;令古村更为迷幻起来。现实里的宏村其实并不是这样,白天游人如织,只有夜晚才恢复村庄的安静。三年前,在仙寓山的大山村口,有一座桥:沧溪廊桥。走了五六里山路,汗水淋漓,坐在廊桥的美人靠上,山谷里的风轻轻吹来,非常惬意。桥下一泓溪水,涓涓流淌,偶有洗衣人传来的棒槌声。远方的山洼,一片云烟随着满山的苍绿肆意流动。桥边几棵老树,在风里静默着。偶尔响起的鸡鸣,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人迹罕至的村落。这座青石拱桥搭在老家的小河上。桥这边是一片田,再往里是逶迤的山脉,桥那边是小小的村落,鸡鸣犬吠,田舍人家。若是站在桥上,便可以看见晚饭那会,炊烟次第升起,山色朦胧,晚归的人骑着自行车摇着铃铛急急从桥上驶过。这幕景象是二十年的事,我也好多年没看这座老桥了。 两年前,与朋友去塔川拍摄秋色,路过休宁县三棵树廊桥。桥型古朴秀丽,掩映在满山的秋菊中。金黄色的菊花由桥头绵延至山坡,菊香四溢。桥内青石纵行排列,磨得光溜溜,两旁的美人靠油漆早已斑驳,最后一抹余晖自河上掠过,这座古朴的桥在暮色里分外安静。 查阅由来,桥建于明代,砖木结构,单面敞轩。因毗邻三棵古槠树,今名三棵树廊桥。很早以前,这座桥必是徽州人的商道,累了就在此地歇个脚,聊聊天,探听一下市面的行情。谈笑间必有河谷里的风自敞面吹来,清凉适宜。桥头桥尾想必有那个时代的故事,流传了很久,最后又在风里流走。 离景德镇不远,有条东埠河,河边有东埠古镇,是瓷器“高岭土”的原掘地。 古村落挨着河床,依稀可见旧时的吊脚楼,只是风烛残年,很多立柱早已斑驳不堪。几条青石板路纵横交叉着,山坡的泉水顺着墙根哗哗地在脚下叮咚,属于旧时的暗河。街上有几家杂货店,门开着,不见主人。也难怪,我们是唯一路过的游客。 倒是河水清澈,碧波无痕,泱泱而去,穿过两座桥,穿过夏日的光,流向远方。这是乌镇的桥。 当时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晌午,饭后听导游说,桥上分两边走,走左边可以升官,走右边可以发财。真是令人为难啊。 我从右边走了过去,求官甚难,发点小财我倒愿意,不至于颠沛。 呵呵,博一笑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