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宋秘史:宋仁宗为何四十年不立太子?

 庶民临风 2020-02-05

作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广施仁政,使得宋朝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仁宗一生总是宽以待人,身为帝王却将一个“仁”字发挥到了极致。乾隆帝曾说,有三个帝王,为他所佩服,一是他的祖父康熙玄烨,二是唐太宗李世民,三是宋仁宗赵祯。

但是,就是这个在我国历史上享誉盛名的皇帝,他在位四十多年竟然都不立太子,这又是为什么呢?

史料记载,仁宗本来是有三个儿子,但是都早亡。结果造成没有皇储可立。按照当时的习俗,如果皇帝没有子嗣,就要在宗室里面挑选一个子侄为太子。于是,在公元1035年皇帝就把汝南王赵允让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宗宗实,给接到了宫中当儿子抚养。虽然如此,但是皇帝就是不立之为太子。

公元1055年初,时年46岁的仁宗得了一场大病。这下当时的大臣沉不住气了,万一皇帝驾崩了这可如何是好?谁来继承皇位呢?于是当时的宰相文彦博进宫了。在文彦博的好说歹说下,仁宗竟然答应立太子了。然而,令大家意外的是,很快皇帝的病就好了,并且绝口不提立太子的事情。

这下知谏院的范镇又按耐不住了,于是在1056年的一天,藩镇给仁宗上了一道奏疏,要求仁宗应该尽快立太子。并且三次觐见表达自己的观点,结果,仁宗说了一句:朕知卿忠,卿言是也。当更俟二三年。就这样,范镇也给打发走了。

到1058年,刚上任的宰相韩琦也向仁宗进言要尽快立太子。而此时的仁宗说道,后宫有妃子马上就要生孩子了,不要着急,再等等。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终于要降生了。结果,是个女儿。但是,皇帝还是不立太子。

这次又有一个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包拯。于是,包拯进言说道,东宫虚位太久了,为了天下苍生,皇帝应该早立太子。否则,要出大乱啊。然而,仁宗就是坚决不立太子。又是一句,过段时间再说。就这样,把包拯也给打发了。

转眼间到了1059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特别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仁宗主动立太子了。这又是为何呢?难道仁宗想通了?非也。因为汝南王赵允让死了。

原来仁宗之所以不立太子,主要是为了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但是似乎上天注定仁宗不会有儿子了。万般无奈,他只能让侄子作为接班人。但是,立侄子为太子,他又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侄子毕竟有亲爹,而且汝南王的威望还很高。

所以,仁宗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立太子,因此就一拖再拖,当然也是为了能够自己生出儿子。所以在汝南王死了之后,仁宗也感觉自己不会再有儿子了,于是正式下诏,立汝南王的儿子为太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