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与实施(完整版)
2020-02-05 | 阅:  转:  |  分享 
  
测量管理体系-ISO10012:2003 理解与实施附: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第1章ISO10012:2003标准概述第2章ISO10012:2003标准条文理解第3章测量管理体系文件
的编制第4章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第5章案例分析题第1章ISO10012:2003标准概述ISO10012标
准修订的背景ISO10012:2003标准的特点八项原则在ISO10012:2003标准中的应用和体现1.ISO1
0012标准修订的背景ISO10012标准的由来和发展ISO10012标准的制定2.ISO10012:2003标
准的特点标准采用以过程为基础的管理模式标准运用现代管理的理论,贯彻了八项原则强调确保满足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计量要求
作为测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确定和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是计量职能部门的首要职责术语及定义有新的扩展3.八项原则在ISO100
12:2003标准中的应用和体现ManagementPrinciples八项管理原则ManagementPrinc
iples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Customer-center2-领导作用-Roleofleadership
3-全员参与ParticipationofAll 4-过程方法ProcessApproach
5-管理的系统方法SystematicManagement 6-持续改进ContinualImprov
ement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Fact-basedDecisionMaking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ReciprocalRelationship
withSuppliers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ISO10012:2003标准,在“以顾客为关注焦
点”(5.2)条款中明确规定:“计量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应确保:a)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并转化成计量要求;b)测量管
理体系应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c)组织能证明满足顾客规定的要求”。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识别顾客需求(主要是内
部顾客);通过生产、工艺部门将顾客需求转化为顾客明确的计量要求;收集顾客满意度信息,征求顾客意见,对收集的满意度信息(包括顾客
投诉)进行汇总分析,进行顾客满意度评定,使其成为计量部门分解的质量目标的重要信息来源。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计量要求的识别、确定与实现见下表:2-领导作用-Roleofleaders
hip最高管理者在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负有重要的责任,有重要的作用。由组织规定计量职能部门的职责,
由最高管理者确保建立和保持计量职能提供必要的资源;按策划的时间间隔组织管理评审,确保实现有关计量职能方面规定的质量目标的持续有效
性、充分性和适应性;责成负有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建立、保持和持续改进形成文件的测量管理体系;2-
领导作用-Roleofleadership(续)责成负有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制定有关的质量目标,规定测量过程控制程序和评
定准则;责成负有计量职能的管理者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和重新评估质量目标;责成负有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安排并实施
测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确保其有效地实施并根据内部审核结果,采取纠正措施,消除不合格及其产生的原因。3-全员
参与全员参与原则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包括:负责计量管理领导和一般管理职能的计量管理人员。从事
测量设备建立检定和校准的检定人员和校准人员。从事化验、分析和测试的化验员、试验员或实验员。其次,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还包括:
利用测量设备进行检验或试验的现场检验员;利用测量设备对生产过程参数进行监视和测量的生产工艺人员及现场操作工;利用测量设备进行
经营管理,如检斤、环境监测和安全防护监测的人员4-过程方法ProcessApproach过程方法是200
0版ISO9000族标准的理论基础,也是理解和实施ISO10012:2003标准的重要方法。“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
,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4-过程方法(续)过程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
的活动”。过程的3要素是:输入、输出和活动。过程的转换必须有资源,包括人员、设备、环境和资金等基本资源。过程转换应该是
增值转换。测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式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的系统以过程为基础的测量管理模式图
管理的系统方法表述为:“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通过对建立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特别是关键或复杂的测量过程的管理,使体系报或的建立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运行有效,则有助于
实现测量管理体系预先设定的质量目标。6-持续改进6-持续改进(续)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8-与
供方互利的关系第2章ISO10012:2003标准条文理解1.“引言”部分2.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3.ISO
10012:2003与ISO10012-1:1992、ISO10012-2:1997标准条款的对照1.“引言”部分1.1建
立测量管理体系的目的1.2测量管理体系广泛的适宜性1.3采用了过程方法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类似的的管理体系模式1.4本标准
对测量管理体系不仅规定了要求,还提供指南2.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4---总要求5---管理职责6---资源管理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8
---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3---术语和定义3.1测量管理体系3.2测量过程3.3测量设备3.4建立特性3.5计量
确认3.6计量职能4---总要求4.1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4.2测量管理体系的实施4.3测量管理体系的保持4.4测量管理
体系的持续改进4.5计量要求的内涵4.6测量管理体系的组成要素5---管理职责ManagementResponsi
bility5.1计量职能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目标5.4管理评审5.1计量职能ISO10012:2003
标准受此提出规定计量职能的要求,其内容包括:1)计量职能部门在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时首先应明确计量职能部门在贯彻ISO10012:2
003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标准有关条款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提出计量职能部门及其下属机构实施方案,确定各级组织和人员岗位
和职责,经最高管理者批准或认可后组织实施。5.1计量职能(续)2)计量职能部门为完成规定的职责所需配置的人员,包括计量管理人员
,计量检定/校准人员、测量设备调试和修理人员、理化分析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进行配备。工业企业计量机构设置可按“集
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的两种模式设定。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足确保:识别和确定顾客对测量的要求并转化成计量
要求计量职能部门的测量能力应满足内部顾客的要求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规定要求必须向外部顾客或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可靠的证据。
1)确定顾客的计量要求:a)如何确定顾客的要求呢?将顾客的需求以技术要求/产品指标的形式表示出来,这往往需要产品技术人员进行
标识和确定,而不是计量人员所能够胜任的;b)把设计工艺文件或图纸上的技术指标表示为可测量的技术参数;c)将这些测量要求转化为计
量要求。2)确保满足内部顾客的要求:测量设备的配置满足要求;测量人员的资格和能力满足要求;符合测量要求的环境条件满足
要求;测量方法等信息资源满足要求。3)提供满足要求的证据: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对实现质量目标有效性和合适性的证据(
内审、管理评审、第三方认证结果等等);测量管理体系涉及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顾客满意度评价记录。5.3质量目标目
标管理是企业实现以质量为中心的长期或年度经营目标,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个人与群体的自我管理与协调,以实现个人或群体目标,从而
保证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特点强调系统管理,层层设定目标,建立目标体系。强调重点管理,它不代替日常管理,但是
重点抓好对企业或部门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目标或重点措施。注重措施管理,管理对象必须细化到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而不是只停留在抽象的
号召上。质量目标必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制定质量目标必须是可测量的。附:部分可测量的质量目标表(供参考)5.4管理评审管理
评审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两种基本手段和方式。测量管理体系的管
理评审和审核也是评价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手段和方式。管理评审与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区别和关系表(供参考)6---资源管理Re
sourceManagemen6.1人力资源HumanResource6.2信息资源Info
rmationResource6.3物资资源MaterialResource6.4外部供方Ext
eriorSupply6.1人力资源6.1.1人员的职责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规定测量管理体系中所有人员的职责并形成
文件。(组织结构图、岗位描述、作业指导书或程序文件来规定)6.1.2能力和培训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规定测量管理体系中人
员的所要求的专门技能;应确保提供培训以满足识别的要求;保存培训活动的记录;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予以记录;员工意
识自己活动对测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影响。6.2信息资源6.2.1程序:测量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这是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程序文件的审批、发布、修改/变更、作废处置和现场管理等应符合体系文件要求。6.3物资资源6.3.1测
量设备:在测量管理体系中应提供并标识满足规定计量要求所需求地所有测量设应在受控的或已知满足需求的环境中使用,以确保
有效的测量结果。计量职能管理者应建立、保持和使用形成文件的程序来接收、处置、搬运、贮存和发放测量设备,以防误用、错用、
损坏和改变其计量特性。6.3物资资源(续)6.3.2环境: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测量过程有效运行要求的环境条件应形成文件,监
视和记录影响测量的环境条件,根据环境条件所进行的修正应予以记录并用于测量结果。6.4外部供方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对外部供方为测
量管理体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出要求并形成文件。应根据外部供方满足规定要求的能力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应规定选择、监视和评价的准则
并形成文件,并记录评价结果。应保存外部供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记录。如利用外部供方进行检测或校准服务,供方应当能按实验室标准,GB/
T15481/ISO/IEC17025证明其技术能力。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7.1计量确认7.1.1总则7.1
.2计量确认间隔7.1.3设备调整控制7.1.4计量确认过程记录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续)7.2测量过程7
.2.1总则7.2.2测量过程设计7.2.3测量过程的实现7.2.4测量过程的记录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续)
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8.1总则8.2审核与监视8.2.1总则8.2.2顾客满意8.2.3测量管理体系审核8.
2.4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8.1总则计量职能部门应对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监视、分析和必要的改进
并组织实施,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8.1总则(续1)测量管理体
系监视的对象包括: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特殊/关键测量过程;外部和内部顾客对满足其计量要求的满意程度;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或实
施;测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目标的程度。8.1总则(续2)测量管理体系监视的方式和手段有:顾客满意度信息的调查和收集;测量管
理体系平时的监督抽查;测量管理体系定期的内部审核;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收集汇总的各类测量数据的统计技术分析。8.2审核
与监视评价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对顾客满意度的监视即有关信息的收集;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监视。8.2.1总则
ISO10012:2003标准要求计量职能部门通过测量管理体系的日常监视和定期的内部审核或者采用统计技术方法来评价
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8.2.2顾客满意顾客满意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是实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的主要方法,也是进行
测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内部顾客主要指设计工艺部门、质量检验部门和使用测量设备的生产部门的人员。外部顾客指订购产品的最
终顾客。8.2.3测量管理体系审核测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要求包括:测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测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策划;测量管理体
系审核的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8.2.4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测量管理体系监视与测量管理体系审核或评审有所不同,其特点
为:监视的对象不只是测量管理体系,而是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各个具体过程;监视的方法与体系审核方法不同,主要通过计量确认过程和特殊
/关键测量过程数据的收集、汇总和分析,需要时采用统计技术的方法对测量管理体系的有关过程进行监视;测量管理体系监视与测量管理体
系审核或评审有所不同,其特点为:(续)监视的目的要通过计量确认和特殊/关键测量过程的监视,发现测量管理体系过程的变动性或异
常,确保及时迅速地检测出测量管理体系过程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过程监视的选择重点应放在容易失控或失控造成后果严重的某
个计量确认过程或关键/特殊测量过程。而不是一般的计量确认过程或测量过程。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续)8.3不合格
控制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续)8.4改进质量改进与持续改进:3.ISO10012:2003与ISO1001
2-1:1992、ISO10012-2:1997标准条款的对照(仅供参考)第3章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1.ISO1001
2:2003标准对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2.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总体设计3.对文件编写人员的要求和安排4.文件的审批和修订
1、ISO10012:2003标准对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1.1体系文件的总体结构与文件的作用1.2ISO10012:20
03标准要求“形成文件”的条款1.3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必须遵循八项原则2.测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总体设计2.1测量管理体系文
件编制计划的制定2.2测量管理体系文件清单A)测量管理体系(MMS)手册或计量管理手册B)MMS通用程序文件C)MMS推荐
性程序文件3.对文件编写人员的要求和安排3.1文件编写人员的基本条件与分工(1)对ISO10012:2003标准条款内
涵的理解比较深入,掌握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知识,熟悉并会应用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2)熟悉文件有关的专
业或业务知识,具有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3)对编写的文件所要求的术语和文件格式等规则比较熟悉;(4)能够保证有足够的时
间,对文件编写有兴趣,不苛求一定是部门负责人。3.2文件的文字编辑、文件编号与文件格式4.文件的审批和修订4.1文件的
审核、批准和发布A)计量管理手册:可由计量职能部门主管负责人审核,组织最高管理层主管计量工作领导人批准;B)程序文件:可由基层
部门负责人审核,计量职能部门主管负责人批准。4.2文件的实施和修订第4章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1.概述2.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
与基本概念3.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4.报告测量不确定度时的要求1.概述1.1正确表述测量不确定度的意义1.2《测量不确
定度表示导则》的由来和国际动向。2.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2.1有关术语的定义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of
measurement: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标准不确定度standarduncerta
inty: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typeAevaluationofuncertainty:用对观
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typeBevaluationofuncertainty
: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ombinedstandarduncertai
nty: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expandedunce
rtainty: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包含因子coveragefactor
:为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对合成不确定度所乘之数字因子。3.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3.1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3.2标准不确定度
的B类评定3.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确定3.4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4.报告测量不确定度时的要求4.1一般要求4.2报告合成标
准不确定度时的要求4.3报告扩展不确定度时的要求4.4对有效位数的要求4.5说明第5章案例分析题1.案例:在下述情况中
,是否有不符合项存在,若有,请指出不符合ISO10012标准的条款编号以及不符合的严重程度。案例1)在电表维修车间,审核员发
现一操作人员没有按操作规程要求的那样先清洗后修理,而是直接进行修理了。审核员看了操作人员的资格证书,并询问了他以往的工作情况,操作
人员告诉审核员,他取得检定员证和企业发的上岗证已经3年了,3年来都是这样工作的。2.案例分析与参考答案1)不符合ISO100
12:2003标准6.2.1,判为一般不合格。操作规程明确规定“先清洗后修理”,而操作人员未清洗就直接修理,违反了
操作规程规定程序的要求。附: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Measurement
managementsyetems-Requirementsformeasurementprocessesandmea
suringequipmentGB/T19022国家标准和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计量职能部的应承担的职责:建立体系形成
文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识别顾客测量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并提供证据;规定并分解可测量的质量目标;规定测量过程性能判定准
则;进行管理评审,对体系进行改进;确定体系有关人员,分别确定其计量职责;计量职能部的应承担的职责:(续1)有关人员应进
行培训,证明有能力完成分配的任务;建立测量设备流转管理程序,防止误用、损坏;对外部供方进行调查、评价,确保设备服务合格;对有
可调节部件的测量设备进行封印管理;对计量确认过程记录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人员授权;对测量过程控制记录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人
员授权;计量职能部的应承担的职责:(续2)确保所有测量结果均能溯源到国家基准;对体系监视、分析和改进进行策划和实施;利
用审核监视确定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收集顾客满意度信息;对体系审核进行策划和实施;及时识别体系不合格并采取纠正措施;通过内
部审核、管理评审对体系进行持续改进;发现潜在不合格制定预防措施;附:计量职能职责可概括为:通过策划建立形成文件的
测量管理体系并组织实施;识别内部顾客测量要求转化为计量要求并征求顾客满意度评价意见;规定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对有效性进
行评价;明确规定体系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计量职责,组织培训,进行考核;附:计量职能职责可概括为(续):建立测量设备流转管
理程序,严格封印管理,对外部供方评价;对计量确认记录和测量过程记录的形成、修改、出具、删除人员授权;确保所有测量结果能溯源到国
家基准;通过日常监视,定期内审和管理评审以及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实现体系持续改进。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
测量不确定度按A类评定标准不确定类和B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两种不同方式进行评定2.求A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对被测
量X,在同一条件下进行n次独立重复观测,观测值为Xi(Xi可以是)i=1,2,3,……n由下式得出样本算
术平均值=/n8.4改进8.4.1总则8.4.2纠正措施8.4.3预
防措施ISO10012:2003标准指出:改进包括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质量改进:“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的质量管理活动
”。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质量改进侧重过程,是一种渐进的日常的质量改进;持续改进侧重结果,是一种重复进
行、渐进的持续改进活动,同时也包括突破性的重大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持续改进的基础,也是持续改进的一部分。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都遵
循PDCA循环。6.2.2软件:测量过程参数和计算测量结果中所用到的软件应制定程序文件,并经识别和受控,以确保软件使
用符合预期使用要求。6.2.3记录:应保存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要的记录。应形成文件的程序以确保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
保存期限和处置等。6.2.4标识:合格标记、不合格标记、准用标记等。7.3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7.3.1测量不确定度
7.3.2溯源性8.3不合格控制8.3.1不合格测量管理体系8.3.2不合格测量过程8.3.3不合格测量设备ISO90
00:2000规定:所谓不合格是指“未满足要求”。ISO10012:2003标准所述的不合格控制包括:不合格测量管理体系不合
格测量过程不合格测量设备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标准内容纲要CourseOutline输入输出
过程程序资源过程有效性—实现期望的能力包括资源(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进行所规定的途径)过程效率—取得结果与所使用的资
源之比过程结果过程示意图8.4改进客户要求顾客5管理职责6资源管理8测量管理
、分析和改进满意输出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7.1计量确认7.2测量过程测量结果输入5-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是测量管理体系的一个永恒目标。测量管理体系的分析的方式包括:体系符合性评价(8.1);评价质量目标(5.3)的实现程度;顾客满意度监视(8.2.2);体系的内部审核(8.2.3)。通过以上分析和评价,发现不合格的测量过程(8.3.2),并针对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8.4.2)和预防措施(8.4.3),实现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管理者,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测量本身就是产生测量数据的过程,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不仅是管理者进行决策重要依据,也是具体工作人员对判定关键/特殊参数是否受控,是否应采取相应措施的重要依据。ISO10012标准的第8章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集中地体现出测量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利用和处理等过程,通过测量数据的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实现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与供方建立相互信任,相互有利的稳定关系,达到共同发展和共同获利的目的。为测量管理体系提供外来产品和外来服务的组织包括:测量设备(含监视设备、记录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的制造商和销售商;测量设备的修理和调试单位;测量设备(含标准测量装置)的检定或校准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研制和生产单位。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标准
献花(0)
+1
(本文系水71ox9xtcf...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