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搛着一筷唔

 苏迷 2020-02-05
《苏州日报》
2020-02-01 

  柯继承

  筷子是中国人进食的用具,老苏州人称作筷唔。搛,即夹,苏州人将用筷子或用两根长条形物夹持东西称作“搛”,如:搛菜,搛块肉,搛点鱼等。奇怪的是这个“搛”字,笔画不算多,也不难写难读,但似乎其他用途不多。北方方言中,也少见用,大致只用作“夹”,所有字典、词典好像都不得不收此字,却又列举得很简单,无非就是指“搛菜”。但苏州人用得挺多,因为一日三顿,每顿要用它进食,而且,也不尽都用于进食,如果一枚金戒指掉在较深的石缝中,手臂太粗,伸不进,如用筷子或两根像筷子似的木条把它“夹持”出来的话,苏州人仍称为“搛”——把金戒指从石缝里搛出来。

  筷子既然是用于搛东西的,怎么叫作“搛着一筷唔”呢?是用筷子搛筷子吗?不对。这里的“搛着一筷子”,是“被筷子搛着一下”的意思,也即指被人家抓住某个把柄或软肋、弱处,进而被人家借此做点文章。弹词《玉蜻蜓·沈方哭更》(表):“沈方在敲更辰光骂强盗,马公多心哉。因为俚做过强盗格,想今朝要告诉大众,教训教训这个更夫,哪是俚搛着一筷唔哉。”例句:“倷发誓不再吃香烟,偏偏昨日倷吃小王喜酒时,吃了根喜烟,被倷丈母娘看见。这次被倷丈母娘搛着一筷唔哉!”

  前面已说,筷子,老苏州称作筷唔,用了这个不常见的“唔”字,就让我想起近来某报刊登的关于苏州话中关于“小娘仵”的几篇商榷文章。其实,苏州人称“小姑娘”就是称作“小娘唔”的,因为“唔”字不多见,有人就用“鱼”的苏州读音写成“小娘鱼”。但“鱼”字北方方音仍作“余(yú)”,还是无法表达出苏州音,于是又有人主张写作“小娘仵”,仵字读作“五(wǔ)”,虽然这个字在苏州话与“小娘唔”的“唔”读音相同,但其意不贴切,而且还因容易让人联想起“仵作”一词,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反感。实际上苏州地方用字中,早就写作“唔”字(读作“ng”,又读作“n”),而且口语中用途还不少,如女儿就称作“囡唔”,孙女儿称作“孙囡唔”,小孩称作“小干唔”。代词你们就念作“唔笃”,你们两人就念作“唔笃两家头”。相反的,“仵作”的“仵”,口语中未见多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