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和父母关系太好的孩子,长大后很难有出息

 谢谢你fhzcf60m 2020-02-05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每一个时代对此有不一样的看法和做法,但是按照精神分析心理学观点,一个孩子想要活出真实的自己,想要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想要获得属于自己的精彩,就必须要“背叛”或者“抛弃”父母的很多东西,包括父母的意志力。

而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太好,往往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共生”和“粘稠”,意味着孩子和父母之间没有边界,或者边界模糊,这非常不利于双方的自我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也不会过得开心、快乐,更难以有世俗意义上的“出息”。

生命的丰富多彩,就是在一代一代的不同,和一代一代的超越中展开的,那下面我们就从这个角度进行一些论述,看看为什么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能“太好”。不同的观点,希望能给你一个新的视角,引发你更多的思考。

1、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永恒主题是分离,而不是在一起

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从母亲身体的一部分分离,从原生家庭分离,构建自己的新生家庭,当然这其中,还可以进一步细化。

比如你牙牙学语,你蹒跚学步,你依恋母亲,你跟随父亲,你结交朋友,你上学外出,你工作创业,你最终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分离,可以说没有分离,就没有成长。

小时候的你听妈妈的话,慢慢的你有了自己的想法,你有了自己的主意,青春期的你只想自己说了算,上了大学,毕了业,你可以自己说了算,这就是你的成长过程。

而要做到、做好这个过程,父母高质量的爱是关键,即如果一开始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离开,更好的独立,而不是在自己身边,做一个听自己话的乖孩子。

2、孩子从一开始,就和父母“共生”在一起,那他就不可能过得好

“共生”在心理学上,在精神分析领域是一个很普通的心理学术语,通俗来讲,所谓的共生就是“不分你我”,相互依存。

我的一个来访者牛兵(化名)他的爸爸妈妈关系一直很不好,结婚也是父母之命,在他的记忆中爸爸很少回家,因为他在另一个地方工作,每一个月回一趟家,回家之后还和妈妈经常吵架。

他和他妈妈的关系特别好,他的妈妈经常对他说这样的话:小兵,你一定要听妈妈的话,你现在是我的唯一了,我活着的唯一希望就是你。

牛兵也一直很听话,凡事都听妈妈的,高中住校,妈妈就给他租房做饭,一起生活,他考上了大学,妈妈也和他一起去了另一个城市。

生活上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并没有让牛兵过得很好,相反他很压抑,人际关系也不好,除了学习好,也没有啥兴趣爱好,生活能力都相当弱,仿佛离开了妈妈,他啥也都干不了。最后的现状就是妈妈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妈妈,他们母子“共生”在了一起。

3、超越父母,过得比父母好,并且不必内疚

我的一个来访者曾经给我说他的妈妈有一次对他说,你现在做事情总是不听我的,你越来越不孝顺了,以前的你总是问我该怎么做,现在问都不问。

那时候他刚刚有女朋友,所以妈妈就认为这是他在听另外一个女人话的原因。然后他反驳道,我要是都听你的,那岂不是也会过你们一样的生活,重复你们的人生。

这位来访者说的很在理,超越父母,就意味着要用不同于他们的生活方式来应对新的挑战,即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孝”,这时候就会有内疚产生,很多时候,一些人承受不了这份内疚,就压抑自己的活力和创造力,最终失去了超越的能力。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做自己,并且父母自己把自己的生活过好,父母自己过得好,孩子才会敢于离开父母,做他自己。

父母和孩子,是不同的个体,就像不同的细胞,共生是不可能发展成组织,不可能发展成有机体的,靠的太近,关系太好,往往就会相互挤压,相互消耗,给予孩子空间,给予父母自己的生活,这是最好的选择。

此网页由易有料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