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览室|她把生物突变画成了神话,控诉环境污染直面人性黑暗面

 眼缘艺志 2020-12-22


“自从小时候我第一次将铅笔放在纸上,对自然世界的热情就激发了我的艺术创作”。
▲凯特琳·哈克特(Caitlin Hackett)
美国艺术家凯特琳·哈克特(Caitlin Hackett),一位对自然世界着迷、对生物也很着迷的美丽女孩。从孩提时代起她就把能接触到的所有自然元素,比如各种植物和动物都人格化,这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凯特琳的艺术方向与创作特点。
凯特琳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海岸长大,那里有起伏的红木森林和风雨如磐的灰色太平洋。小时候,凯特琳就幻想着自己是一只小动物,她总是和双胞胎姐姐一起,奔跑着、嚎叫着穿过树林。她们也会坐下来一起画画几个小时,然后大声地讲出她们画的故事。刻画动物的各种形态,这种渴望一直在凯特琳身上徘徊:皮毛的细节、肌肉的纹理、骨骼的走势等,时时令她着迷却又困扰着。人与动物之间是否已经失去了亲缘关系?凯特琳很早就被人与动物之间不断变化的边界所吸引了。
凯特琳曾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普拉特学院(Pratt Institute)美术专业任教。她一直以为自己会成为生物学家,并不打算成为一名专业艺术家,直到她参加了高中艺术类的大学预科课程后,才开始认真考虑进入艺术领域。
在谈到创作灵感时,凯特琳说到:“我经常受到当前环境问题的启发。大气与海洋污染、森林过度砍伐、偷猎等行为导致的物种灭绝,以及在医学和美容实验室中将动物用作测试对象等都是我的灵感来源。我将动物的生存权、对自然的热爱与神话相结合,创作出可以与人类的深层意识进行对话的作品。人类,不仅有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有着人性天生的阴暗面,我希望人们能够看到这些作品,并认识到人类可以帮助和损害自然世界的能力。
凯特琳的创作过程非常简单,与其说是计划,不如说是水到渠成。“虽然在开始创作之前我确实对作品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但是我通常不会进行任何初步的草绘。通常我会直接在纸上工作,先用铅笔画一个松散的素描层,然后用墨水填充所有的细节,然后在墨水层上水彩。我通常会做几层颜色,使用更多的水彩和彩色铅笔重新上色。
▲创作中的凯特琳·哈克特

看到凯特琳的作品,你或许会惊叹于她超出常人的想象力,又或者会因为一些裸露的动物骨骼或者器官而感到恐惧及不适。但无论如何,创作这些作品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直面接受这些正在发生的却不应该发生的、血淋淋的事实。人类并没有赋予自然界其他生物以生命,但却不断剥夺着这些生物的生命。如果说大自然有着它特有的生命秩序,无疑,人类正在损毁这一秩序。
凯特琳的作品暗示了人与动物在物理和形而上学之间的界限,科学、神话和宗教似乎以一种杂糅的方式阐述着这种界限。凯特琳在谈到她的作品时说到:“我经常以怪诞的方式来反映古代的神话。我发现由于人类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动物正在发生着不可思议的生物改造。这里有三只眼睛的青蛙、背上长有皱缩的腿的牛、没有五官的仔猪、从内部开始腐烂的海洋鱼类……我会对这些神话寓言般的生物突变及其对环境的可怕影响极为关注,我希望提醒那些看过我的作品的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就如同一剂毒药,它早已嵌入了这个本就脆弱的世界。因为我们也是动物,所以我们正在毒死自己。“
艺术作品是用来表达的。有人赏味鸟语花香,有人独爱高山流水,也有这样一群艺术家,他们用作品表达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崇以及对无知与傲慢的控诉。
▲创作中的凯特琳·哈克特
“创造艺术品既是一种劳动,也是一种爱。” ——凯特琳·哈克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