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寿眼中的上海#福州大楼

 徐汇老寿oykxhg 2020-05-23

福州大楼(原名汉弥尔登大楼)坐落在江西中路与福州路转角的三角地上,与左右两边江西中路181号的建设大厦、江西中路180号的都城饭店(现新城饭店)遥相呼应成鼎立状态,同时又是面朝原来上海的政府大楼(原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在这个十字中心,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建设大厦,都城饭店,汉弥尔登大楼,共同组成了一个华丽的建筑组团,巴洛克和文艺复兴式样,古典主义风格,Art-Deco风格在这里闪耀,四幢建筑都采用凹进方式,形成一个微型圆形广场,因此属于典型的旧上海标志性建筑。因此这个街口也是多年来摄影师想从多种角度想要拍好它的地方。。

该大楼占地面积4652.9平方米。由英商沙逊创办的上海地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公和洋行设计(注1),上海新仁记营造厂承造(注2),始建于民国20年(1931年),建造周期约为三年,到民国22年建成,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六层和十四层大楼各1幢,六层大楼为辅楼,因建造在先,称老大楼,十四层大楼为主楼,楼高57米,因建造在后,称新大楼,新老大楼连成一体,总建筑面积29624平方米。大楼建成后,沙逊家族将大楼出售给美国驻沪领事汉弥尔登开设的汉弥尔登洋行,并以洋行名定名,虽然大楼被出售,但汉弥尔登大楼的股权,也就是股票所有者还主要属沙逊。直到上海解放前夕,沙逊集团的财产移向香港,抛售在沪企业的股票。1959年该楼由中华企业公司管理,改名福州大楼。

辅楼门厅一隅


辅楼楼梯按层面变换形状

该大楼主楼为周边型,正面呈凹面扇形,九层以上近似矩形纪念碑,笔直而上极为挺拔。外墙用花岗石砌成,二至十四层为白水泥人造石墙面,大门设施十分考究,中间是四叶式转门,两侧为落地摆门,门外黑色瓷砖贴面,设磨砂玻璃雨篷,门内有宽阔的门厅,四周镶嵌麝香式釉砖。垂直交通3部电梯迎面并立,还有辅助消防楼道;辅楼大门设在福州路107号,门内也设3部电梯。主大楼内一至三层为商行写字间,每层设合用卫生间,四至十四层为居住层,房间共66套,佣人用房44间,室内墙壁以图案与线脚装饰,铺硬木地板,通道和浴厕间为人造大理石和马赛克地坪。主辅楼之间在第七层有过道相通。大楼内生活设施除水、电、煤、卫外,地下室还有发电机、上水泵、污水泵、消防泵、水汀锅炉以及停车间26间,屋顶设有花园。特别是大楼门前密密麻麻的各单位、各行业牌子让人过目不忘。

以上应该是大楼的公开的信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年国民党政府败退,该大楼大部分原租户都逃离上海,于是一度房间都闲置,因此南下干部需要住房时(靠近当时的市政府),管理人员可以拎着钥匙直接打开一扇扇门任由挑选。而由于入住对象的改变,加上后来人口不断的膨胀,接着又经过多次的人口导入,居住的容积率远远超过了原来该有的范畴,于是大楼的承载力达到了顶端,就目前来看,还是辅楼显得比较安静和有规律,主楼简直不如普通的弄堂。每个楼层的过道都开始改变了用途,细木条的柚木地板上开始有了厨房特有的油污,有些并没有使用价值的橱柜占据着共用部位不愿意放弃。原来的卫生间开始安装了多个水池,每户人家独立的水龙头如同石库门里弄里一样排列在这些水池的上方,让人不忍目睹。

凡是门口有一个密码钥匙箱的都是民宿

电梯不及的楼层有另一番感觉

由于我们无法进入室内,所以没法了解室内的真实状态,辅楼中有些居民已经开始转租给中介改为民宿,由于地处市中心区域,小型而且功能齐全倒也不缺客户。特别是部分窗口可以直接看到黄浦区以及外滩和陆家嘴高楼的景色,所以部分位置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取景地,甚至于成为模特外拍的打卡点,于是大楼管理方特意贴出不得摄影的告示。

从窗户俯视看到居然有人在下面平台另一端拍摄,而另一边大叔在为狗狗洗澡,倒也相安无事,可在网上一搜索居然发现这里原来是众多摄影爱好者打卡的地方,难怪熟门熟路直扑这地方来拍张照。


辅楼正常的公寓通道

注1:公和洋行 (Palmer& Turner Group,P&T),在香港的中文名称又称为巴马丹拿集团,是一个在远东地区历史悠久的英资建筑与工程事务所,服务范围包括规划设计、建筑结构以及机电工程。自1868年成立以来,该机构已经在许多亚洲城市,特别是上海和香港,留下了大批风格多样的优秀作品,对于这两个城市的中心区(外滩和中环)风貌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Art-Deco特征明显的风格

公和洋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8年,是由一位英国建筑师萨尔维(William Salway)在香港创立。1858年,他从英国出发,途经香港前去探望在澳洲的父母,却在香港停留了下来。十年后的1868年10月1日,他在香港开创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也就是后来的P&T的前身。1870年,事务所加入了一位随军的测量师W.威尔森(W.Wilson)。

1880年代,年轻的建筑师巴马(C.Palmer,1857年—1953年)加入该事务所,不久他参加汇丰银行总行大厦(第二代)的设计竞赛并获胜,他的成功奠定了巴马在事务所的地位,他成为此后近30年事务所的设计主持。1895年,他和合伙人、结构工程师丹拿(A.Turner)两人被授予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资格(RIBA),事务所也以他俩的名字重新命名为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

主楼的门厅

公和洋行的上海时期:

1912年(民国元年),事务所派乔治·威尔森(George Leopold Wilson,1880年—)和洛根(M.H.Logan)前往上海开设分所,并开始使用公和洋行这个中文名称。几年以后,威尔森和洛根成为事务所的正式合伙人和主持人,于是将总部从香港迁到上海。

乔治·威尔森来到上海后接到的第一个设计任务是位于外滩4号(现在改为3号)的有利大楼(Union Building),这是上海第一座采用钢框架结构的建筑,外观基本属于仿文艺复兴风格。1916年大楼建成,公和洋行也在上海获得了承认,并将行址也迁入该楼。

此后直到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公和洋行在上海陆续设计了一批颇具水准的建筑作品,成为上海实力最为雄厚的建筑设计机构。上海外滩建筑群中约有10座是他们的手笔,几乎占到总数的一半,其中堪称代表作的有汇丰银行大楼、江海关大楼、沙逊大厦和中国银行大楼。这些建筑今天均已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其是否要申请世界遗产,也已展开讨论。

20世纪上半叶公和洋行在沪主要作品列表: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建成时间 地址

有利大楼 Union Building 1916年 外滩4号

上海永安公司 Wing On Company 1918年 南京路635号

扬子大楼 Yangtze Insurance Building 1920年外滩26号

格林邮船大楼 Glen Line Building 1922年 外滩28号

麦加利银行大楼 Chartered Bank 1923年 外滩18号

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Yokohama Specie Bank 1924年外滩24号

犹太会堂 Jewish Synagogue 1931年 博物院路(已拆毁改建文汇报大厦)

上海亚洲文会大楼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32年博物院路(虎丘路)20号

河滨公寓 Embankment Building 1933年 北苏州路310—434号

汉弥尔登大楼 Hamilton House 1934年 江西中路170号

都城饭店 Metropole Hotel 1934年 江西中路180号

高纳公寓 The Grosvenor Garden 1935年 法租界迈尔西爱路

中国银行大楼 Bank of China 1937年 外滩23号

上海三井银行 Mitsui Bank 1937年 九江路50号

郭宅 1924年 静安寺路1418号

注2:何绍庭(1875~1953),奉化江口何家村人,民国时期上海滩著名建筑企业家。他幼年丧父,早年和兄长何绍裕随母亲讨饭度日。15岁时,族叔何祖安怜其困苦,将他们兄弟带到上海,先在何祖记木作当学徒。不久,何祖安发现何绍庭天资聪颖,便将他推荐到石仁记营造厂(清末民国建筑业称之营造业)。

石仁记”是清末上海较有影响的宁帮营造厂之一,曾与上海近代建筑业的创始人杨斯盛合作重修鲁班殿。在此,何绍庭随老板石仁孝学艺,得益非浅。何还刻苦自学文化,经常在路灯下读到深夜。他佐助石仁孝经营业务,还能用流利的英语与欧美人士对话,遂升为看工。1901年,石仁孝去世,他临终前将营造厂传给了何绍庭。 

当时上海的宁波籍人士开办的营造厂为数不少,1909年何绍庭与上海营造业头面人物、鄞县下应人张继光等12位宁波籍同业同乡,发起成立了浙宁水木业公所,他先后任议董、副总董,直至1930年与沪绍水木业公所合并为“上海特别市营造厂同业公会”。1924年秋,奉化旅沪同人发起筹备奉化旅沪同乡会,公推王儒堂、张云江、邬挺生为筹备主任,何绍庭与王才运、邬志豪、江北溟等人为副主任。次年元旦,借座宁波旅沪同乡会,举行了奉化旅沪同乡会成立大会。

何绍庭经营数年市面越做越大。1910年,石仁记营造厂更名为新仁记营造厂。同年何绍庭还收奉化江口小老乡竺泉通为徒,悉心传授建筑技艺。竺泉通进步很快,成为何的得力助手。新厂的第一项工程便是建国中路上的上海特区第二法院监狱。1922年,新仁记营造厂由独资改为股份合伙,何绍庭任总经理,竺泉通做经理,两人负责承接工程,组织施工;何绍裕任协理,掌管财务。三位奉化江口人合力承建了一批重大工程,成为沪上营造业中的佼佼者。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外滩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高层建筑纷纷崛起,营造业达到了兴旺时期。何绍庭趁势而上,吃到了“头口水”。新仁记营造厂承建了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北楼)、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中法学校(今上海光明中学)、都城饭店(曾改称新城饭店,现恢复原名)、汉弥尔顿大楼(福州大楼)、刘鸿记房子(今上海轻工业局大楼)、花旗总会(今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大楼)等许多知名建筑。由此,何绍庭被公认为近代上海高层建筑的开拓者。

以上信息来之度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