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雨四十四载,我们再聚首

 八面山人 2020-02-06

风雨四十四载,我们再聚首

吴立梅

  

  

  

  

       虎年(2010年)大年初六,横店华夏文化园办公楼二楼会议室里,济济一堂,气氛热烈。这是湖溪一中1966304班在此举行同学会。

除了3位无法联系上,3位未到会,3位已去世,与会同学42位,到会率超过八成——这是相当高的到会率。自毕业离校,光阴忽忽已44载,昔年的翩翩少年,而今已华发苍颜。自少年分别,直至老年聚首,有些同学还是第一次碰面,都非常激动。这天也是厉兰英女儿家乔迁新居的大喜日子,但厉兰英还是抽身前来参加,足见同学情谊在心中的分量。当年的班主任——84岁高龄的郭梦熊老师的莅会,更使大家好像回到了求学时代。会上,各自介绍了毕业离校后的经历和家庭情况。

1966届的初中毕业生,大多属虎,和共和国同龄。这一代人,经历了共和国初创时期的火红岁月,从孩提时代的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到开始记事的互助组、农业合作化;也经历了共和国所受的磨难,在他们的身体最需要营养的时候,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及随之而来的三年灾荒,当他们需要升学深造的时候,遇上了文化大革命;值得庆幸的是,年届而立之时,迎来了改革开放。这一代人,可谓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共和国的光荣和梦想,磨难和坎坷,都在这一代人的身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历史给他们以磨难,也考验了他们。值得自豪的是,他们经受住了磨练。虽然大环境剥夺了他们继续深造的机会,作为“文革”前最后一届初中毕业生,他们告别了课堂,被抛向社会的底层,走向农村,走向工厂,但湖溪一中给他们的教育,天安门仪仗队似的素质(《人民日报》对老三届的评语),使他们在逆境中发奋图强。在社会底层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艰苦奋斗,或参军、或从政、或经商、或从教、或经营企业、或承包工程、或坚守田园,都取得了不同成就。据不完全统计,参军9人,占男同学的近四分之一,军衔最高的为上校(已转业);恢复高考后有数人凭初中学历考入大学,从教的也有7人;有20来人在企业工作或自办企业;国家公务员5人;还有几人担任村干部。而有的同学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将工、农、兵、学、商五个职业干了个遍。

叙谈中,大家对母校、对王舜华校长、对郭梦熊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上世纪60年代初期,正是湖溪一中的辉煌时期,在王校长的领导下,学校成为金华地区重点中学,并与杭州市开元中学一道,成为全省两所教育改革试点中学之一,教学质量闻名全省。在校学习的三年,也是湖溪一中处于巅峰状态的三年,班主任郭老师,则像慈父般关心班里每一位同学。许多同学回忆往事,不禁感慨万分,说如果不是郭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就不可能完成三年学业,而以后的人生可能更加坎坷。正是母校师长的培养,才使得大家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收获成功。

相隔44年的聚会,机会是如此难得,时间是如此珍贵。不知不觉中,交谈进行了4个小时,以致吃中饭已在下午2时了。虽然身处风光瑰伟绝特的华夏文化园,但大家无心游览欣赏。虎年春节的同学会,在珍重道别中结束了,大家相约,在2016年——毕业50周年之际再聚首。

                            2010.2.23

                 《东阳日报》2010.3.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