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理解阳明心学中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专家视点 2020-02-06

最有格调的心学微刊

文章来源:三智书院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院长、三智阳明研究院院长董平教授,一直致力于阳明心学的研究与传播。对于阳明心学中的三大理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董平教授有着独到的见解。

心即理

圣人与普通人并不具有本质差别,只不过圣人能够时时、事事、处处都体现出他无私的、与天道相同一的“本心”,而我们普通人却往往免不了自私自利、计较利害。

如何理解“心即理”?董平教授认为“心即理”作为一种观念,在理论上建立起了人的现实存在与最高天道之间的本质同一性,为人的生存确立了本原性的生命根基,同时也为人生的意义确立了本原性根基。

“心”即“本心”——“本原之心”、“本质之心”。我们的心灵本质原是等同于道的,所以说“心即理”,“理”就是“道”。在王阳明那里,“心即理”即是生命存在的意义本原。“心即理”的现实表达与体现,即是生存意义与价值的现实展开。换句话说,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不是先验赋予的,而是通过个体的现实生存过程来实现的。

知行合一

人们很容易把“知行合一”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在王阳明那里,“知行合一”讲的是“知”、“行”是同一个工夫,知即是行,行即是知。

当主观意识发生转变的时候,我们的行为自然因主观意识而发生改变。为说明这一意义上的“知行合一”,董平老师举了这样的例子:比如“我要获得关于好的书法知识”,事实上只有当“我”有了这样一种主观意识(意识总是自知的),然后“我”才可能去练习(行)书法,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也即是行的主导意识,没有这一“主意”,“行”就不会落实;但“好的书法知识”只能通过书法的实践才可能真正获得,行动是“主意”的贯彻,是“知”的落实,是“真知”的获得过程,所以王阳明说“行是知的工夫”,“知”的真正获得是必须通过切实的“行的工夫”来实现的。

致良知

“致良知”也就是把自己本有的、与天道相一致的、标志为人自身存在的真实本质的“良知”,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实践之中体现出来。

所谓“致良知”可不是简单的做善事,这是王阳明哲学的究竟之说。王阳明肯定我们的本然“良知”,既然称之为“良”,就一定是“好的”,也即是“善的”,因为良知即是天道,天道即是至善,“良知”的善是由天道的至善来保证的。正因为如此,“致良知”就是要求我们把自身“良知”的本然善体现于、落实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我们能够享有一个善的世界。

王阳明曾说“良知即是未发之中”,“中”就是正直公义、廓然大公、无私无偏。良知就是中道之体。公平正义,即是至善。王阳明讲“无善无恶心之体”,实际上正是特别强调了中正公义即是最高善。我们不论与人、与物相交往,如能把自己“心之体”的本然良知实现出来,处事大中至正,公义廉明,不掺杂任何私意私心而还原事物原有的本来面貌,就是“致良知”,就是对于最高善的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