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仪泻劲的实战点穴与解穴法

 仕仕霖霖 2020-02-06

练法

实战运用

当我用右手虚晃对方面部时,对方用右手防守,防守后向我上部(头部,咽部,胸部)击来。当对方的拳或手快要接触剑我头郡或胭部时,我左手用灵劲向外划拨对方来拳,迫使对方来拳改变方向,使其落空。在对方拳落空的同时,我迅速向前进步转身180度变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向前下方快速打出,右脚也一起打出,拳眼向下为太极拳,脚到拳到,上下一致。击打对方的气海穴,也可击打关元、水分、中极等穴位,这时对方的拳还没有来得及收回,身上没气,我用十分之一的劲就可把对方点倒。此法主要是打时间差和力的作用,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点完后迅速把拳收回胸前,稍右转体放松。

被点者状态

关元穴、水分穴、中极穴、气海穴被点后,轻者卷体缩身,腹痛难忍,大小便失禁;重者甚至绝命身亡。

中极穴被点后容易伤内气和元气。

解法

也叫起法,站在被点者的身后,用两手从被点者的胯眼两侧自下向上托合,然后从小腹的两侧向上托合,最后从被点者的尾骨处,用掌灵劲带抖劲向上托一下(用劲不能太大),然后站在被点者的左侧,左手轻轻按住被点者的前心窝(中脘穴),右手掌灵劲带抖劲平拍神通穴(动作要快);拍后被点者立刻恢复正常。

穴位名称及位置

关元穴:肚脐下3寸处。

气海穴:肚脐下1.5寸处。

水分穴:肚脐上1寸处。

中极穴:肚脐下4寸处。

注意事项

初学时按要领来练习,不要急于求成,功夫是一天一天练的。排打时,打哪穴,气运到哪。待拳离开时迅速换气,但不要露形,要自然。试点时不要点得太深太重(随功夫而论)。解穴时力不要过大,过大易伤人,过小解不出,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试点试解。切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