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學于古訓乃有獲,樂夫天命復奚疑——重訂《增廣賢文外傳》詳解(17)

 悠悠一夏 2020-02-06

重訂《增廣賢文外傳》詳解 17 来自化雨齋讀書會 10:03

     【虎生猶可近,人毒不堪親。

       有版本為“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這樣說是不合情理的,應當是在傳抄過程中出現的謬誤。這裏我們引用一首《西江月》來解釋經文的含義,詞曰:“馬有垂韁之義,犬有濕草之仁。羊羔跪乳報母恩,猿偷仙果自奔。蛛織羅網護體,鼠盜餘糧防身。梅鹿見食等成群,無義之人可恨!”這首詞經常被評書藝人拿來作定場詩,而其中的每一句講的都是一則典故。

      “馬有垂韁之義”,是說前秦皇帝苻堅在一次與前燕後裔慕容衝的戰役中被打敗,逃跑的途中一不小心掉下懸崖,正巧被一棵樹給接住了。但是由於山崖太陡,苻堅爬不上來,他的戰馬見此景,便向苻堅垂下韁繩。可是苻堅仍然抓不到,於是戰馬便跪在地上將韁繩垂下,待苻堅抓牢後,將他救了上來。

      “犬有濕草之仁”,類似這樣的典故許多古籍中都有記載。《搜神记》裏面記載,三國時期吳國人李信純有犬名黑龍,為救醉酒倒地的主人,沾濕全身來濕潤主人身邊的草地,使主人在因獵人點火圍獵的草場中躲過一劫。《太平廣記》裏記載,唐代太和年间, 廣陵人楊生有一爱犬在同樣的情況下濕身救主。

清《開泰圖》

       而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清朝先祖努爾哈赤的故事。傳說當年努爾哈赤在一次戰役中不幸被火炮震暈,昏迷倒地。因為爆炸的原因,造成火起燎原。他的狗也用同樣的方式舍身救主,因而累死在一旁。這讓努爾哈赤非常的感動,於是下令,滿洲後裔世代不可吃狗。因為清朝每一位皇帝都恪守這條祖訓,所以滿漢全席裏面是沒有狗肉的。而俗話所說的“狗肉上不了大宴席”,本不是用來貶低狗肉難登大雅之堂,而是感恩狗的忠誠。

      “羊羔跪乳報母恩”,此處是說羊的習性。小羊吃奶時,兩條前腿跪在地上,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以此來勸孝。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是常常連用的。

      “猿偷仙果自奔”,傳說戰國時期的孫臏早年隨著鬼谷子在山中學藝,鬼谷子命令孫臏去看管山上桃園。有一隻修煉成精的白猿去偷仙桃,結果不幸被抓住了,孫臏問它為何偷桃,小白猿告訴他,它的母親快要病死了,仙桃可以為母親治病。孫臏聽後很受感動,於是便請示老師,將仙桃送給了它。

       “蛛織羅網護體”,傳說在元朝末年,朱元璋在一次戰鬥中不幸兵敗而逃,後面的敵人緊追不捨。在逃到河南淮陽時,看到一座破敗的太昊伏羲氏祠堂,走投無路之下,朱元璋便來到伏羲氏的像前跪地祈禱說:“您要是能保佑我躲過這一劫,待我得天下之後,一定給您再塑金身,按照皇宮的規模來重修祠堂。”然後就躲了起來。這時不知道從哪裏爬出一隻蜘蛛,很快的在門上織出一面網。當追兵趕來時,看到門上的蜘蛛網,猜測裏面應該沒人,便轉身向他處追尋,朱元璋因此而躲過一劫。後來他得天下之後,果然兌現了他的諾言,比著皇宮的規模重修了一座十進院落的伏羲祠堂。

宋《猿猴摘果圖

       “鼠盜餘糧防身”,傳說唐太宗李世民西征突厥的過程中中了敵人的空城計,由於軍隊所攜帶的糧食有限,便派遣人去搬救兵。正在李世民發愁糧草不足時,有士兵報告說挖出許多老鼠洞,洞裏堆積了好多糧食。最終大唐的軍隊憑藉老鼠洞中的糧食等來了救兵,從而化險為夷。

       “梅鹿見食等成群”,也是在將鹿的生活習性。而在佛家典籍中也記載這樣一個關於鹿的故事:曾經有一位國王喜歡吃鹿肉,於是每天都出去打獵。鹿群的鹿王見此情景便去面見國王,說:“因為您每天去打獵,使我們鹿群沒辦法過安穩的生活,以後我們每天會送一頭鹿過來供您食用,希望您不要再去獵捕。”國王聽後便答應了。

       有一天輪到一頭懷孕的母鹿,它便去詢問鹿王能否寬限幾日,待自己生下小鹿後再去。鹿王同意了,然後獨自到國王那裏,表示願意替母鹿受死。這件事情被鹿群知道了,它們紛紛湧到都城來見國王,都願意替鹿王受死。國王見此情景深受感動,從此再也不吃鹿肉了。

      “無義之人可恨”,古人很有涵養,連罵人也是很委婉、很有學問的。這便是在告誡我們,人如果不講道義,那真的是連禽獸都不如。獸猶如此,人何以堪?所以孔子曰:“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請勿更改內容 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