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每责骂孩子一句,他就失去一次变优秀的机会”

 传飞花令 2020-02-06

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前几天,咱们分享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孩子说“我没考好”,父母的不同回应给孩子的不同影响。

后台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看得我特别感动。

这位妈妈说:

儿子期末考试结束后很自信的告诉我肯定能考三百分(语文,数学,英语),结果只有英语一科考了100,语文98.8,数学98。

孩子很是不满意,说这样的分数和99分没有区别,都是他讨厌的分数。

刚上一年级的娃,我觉得给自己的压力有些大了,特别担心他。

家长会后,带孩子吃了一顿必胜客大餐,肯定了他经过半年的努力给自己的第一次人生大考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同时也帮助他分析了为什么没有考到三百。

妈妈的想法是:一百分不是必须的,但是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具备获得一百分的能力,让他能够正视自己的挫折,这样才能更幸福……

看完这段留言,心里觉得这位妈妈的做法非常有智慧。

她在乎孩子的成绩,但更在意的是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因为没有拿到100分懊恼的时候,她没有责怪孩子,没有一味的为孩子找借口。

而是帮助孩子理性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孩子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有这样的父母做后盾,有理由相信孩子的内心能量,一定是非常足的。

其实对于孩子整个成长过程来说,一次两次的考试成绩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能够影响孩子人生的,恰恰就是他们如何看待失败、如何面对压力。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而决定这一切的,恰恰就是我们父母在孩子儿时的管教方式和引导方式。

之前看过一段7岁男孩的采访,他带着哭腔对主持人说:

“我妈妈动不动就生气,动不动就生气,我就是想让我妈妈,能多给我几次机会,我想让她再帮帮我。

主持人问孩子,“他们(爸爸妈妈)说你不行,说你不可以、说你没戏了,你认吗?

孩子哭着回答:“我觉得,学霸和学渣都是一个称号,反正没有好与坏,而且你自己就是你自己,如果我努力还是能更好的。

当主持人问孩子“你觉得爸爸妈妈理解你吗?”这个问题时,孩子特别伤心的摇摇头,很委屈的回答道:

“妈妈说我是二百五。

主持人追问你觉得这句话对你有点不尊重是吗?

此时孩子已经泪流满面,他嗫嚅着说:“别叫我二百五……”

演播室里,男孩父母看到这段采访视频之后,男孩妈妈解释:

“我知道我急的时候,有点口不择言,会说一些很伤人的话,我以后尽量不说……”

其实我觉得这段视频是挺有代表性的。

我们很多父母绝对不是不爱孩子,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往往在孩子犯错的时候、考砸了的时候、失败了的时候,会用责骂和贬低的方式,来面对孩子。

这位妈妈是骂孩子是“二百五”,我还听过一些父母会骂孩子是“死脑筋”、“脑子蠢到家”……

父母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可能是想通过这种刺激,让孩子“知耻而后勇”。

但孩子的感受往往是特别难过的,他们内心最大的渴望就是——希望父母别动不动就生气,希望父母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可以再帮帮他。

采访中这个小男孩,可能还是幸运的,他有机会可以跟父母袒露心声,父母也愿意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

如果一个孩子始终都处在被责备、被贬低的氛围中,他真的就会认为自己是个什么事都做不好的“二百五”。

那种对失败的恐惧和对自己的否定,会让孩子真的变成一个懦弱、自卑的人。

图片来源:电视剧《梅尔罗斯》

这样的孩子,往往是最容易被压力压垮、最容易在责任和机会面前,不断逃避的人。

关于如何让孩子勇敢的面对失败,我建议大家有时间,看一下著名记者周轶君的一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以色列篇》,可能会有不小的启发。

这部纪录片呈现了各个不同国家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在以色列这集中,最让我觉得有感触的,就是他们面对失败的态度。

1. “不会因为你失败的这个结果,而否定你所有曾经的努力。

这句话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

在以色列,绝大多数都是犹太家庭,他们非常看重教育,也会望子成龙,对孩子严格要求,寄予厚望。

不过在犹太文化中,他们会觉得“成功”的定义,不一定是把事情做成。

纪录片采访了很多以色列创业的孩子们,他们都是14岁到17岁的年纪,他们在学业之余还自己创业。

他们的创业项目包括各种有趣的机器人、游戏软件、项目编程等等,他们会自己完善项目、自己做项目介绍、自己找投资人。

他们在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几乎占据了所有的业余时间,但是他们的项目,有96%都是以失败告终。

孩子们的老师、父母也都知道这一点,也知道孩子的项目可行性不高,但是依然会给与孩子支持,因为他们觉得:

“我不会因为你失败的这个结果,而否定你所有曾经的努力。

他们希望鼓励孩子尝试和学习新的东西,认为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点让我觉得特别值得分享,我们看待孩子考试或者孩子学习某一项技艺,考砸了就很容易批评孩子。

但是如果我们能不把暂时的失败看做是结局,而是肯定孩子曾经做出的努力,孩子就会明白,考砸了、做错了,也都不是世界末日。

他再去尝试什么事情,就会以一种享受和投入的状态,去完成。

这对孩子的人生,反而是更重要的一堂课。

2. “我们包容的不是失败,是再次尝试。

这句话出自以色列一位管理学院主任之口。

当周轶君问到,“为什么你们如此包容失败,根源是什么?

以色列主任回答:“我们包容的不是失败,是再次尝试。

我们不认为那是失败,只是一次行不通的经验,所以我们要再尝试。

这种角度其实也是挺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们的最终目的,如果是希望养出一个期末考100分的孩子,那么他没有考100分,他的确是失败了。

但是如果我们希望培养的,是一个敢于敢当、内心强大、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孩子,那么我们必须包容他,并且给他再次尝试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