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脉赓续与民族复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

 孤凤 2020-02-0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认识、评价中国文化,自晚清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学界。近代掀起的学习西学热潮是对旧有国学的一大冲击,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如何重新定位中国文化探究的冲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国内学界围绕这一专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涵盖文化传承与发展,文化身份与认同等主题。

随着社会变迁传统与现代之间形成的张力在逐渐加大,在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战略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所承载的“现代性”使命和责任担当也在逐渐加大。实现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必须要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作为基础和保障,在新的历史背景之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生成的主观条件是什么?客观条件又是什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所彰显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本文基于文化自信论的视角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对上述问题进行回应,进而建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


笔者认为:(1)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生成的主观条件来看,传统文化的涵养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生成的前提条件;(2)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生成的必要条件;(3)传统文化自身的生长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生成的基本条件;(4)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生成的客观条件来看,增进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自觉是营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的主体条件;(5)增强不同文化模式间的交流与互动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的必然条件;(6)促进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是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的充分条件。研究进一步认为:(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生成的价值彰显则表现为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华,促进文化自信的生成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为现代体育文化机体注入活跃的个性因素;(3)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华能够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形成,具有指导人生、安顿价值的重要意义。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文脉赓续是民族复兴的根本前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筋骨”和“脊梁”之一,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给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不能回避的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变迁过程中所呈现的工具理性、物欲横流、个人至上以及西方现代强势文化冲击。但是,中华文化在经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形成了适宜自身发展的“生态壁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是根植于传统文化母体的特质才得以获得“生长性”,中华文化的特质就在于与弥漫于大半世界的一神论信仰哲学相比而显其异,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在中华民族中已经履践了数千年,并被视之为已然和当然。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与各个亚文化能够不断融合与发展源于中华民族对于多元文化的坚守与包容,此乃人类之幸,世界之福也!

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的生成机制以及实现文化自信的根本在于回归人之本性、实现国族文化自觉,进而达到内心对传统文化以及传统体育文化的高度认同。(文章发表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年第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