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价了!内存闪存价格暴涨,包括辣鸡QLC,最高涨幅高达29%!

 金刚光 2020-02-06

大概一年前就有很多人说内存和闪存的价格要“触底”了,但事实上直到2019年底价格依然是处于缓慢下降的态势。不过这样的好日子似乎在今年年初就到头了,在经历了三星和东芝(现在叫“铠侠”)的轮番“炸厂”之后,结合各大厂商的持续减产调价,存储芯片的价格已经开始涨起来了,而且还很凶。

(Mizuiro-Aqua炸厂实验室正在筹备中!详情请关注流石雪菜的B站和微博~)(假的)

近日,外媒Hardware将一些存储产品的年初和现在的价格进行了对比,发现它们大多数都在涨价,涨幅最高达到29%。

例如一款贼船的DDR4-3000-16G平均涨了17%,芝奇的DDR4-3000-16G涨了22%。最夸张的是渣……金士顿的A2000 NVMe SSD,平均价格涨了29%,当然东芝的RC500 500G(我现在用着的就是)和(辣鸡QLC)的英特尔660P 2T也涨了17%。总之就一个字,涨!涨到以至于原来没人待见的DDR4-2133-4G都值得推荐了(因为涨价幅度比较小)。

和其他芯片不同,存储芯片的价格波动要比逻辑芯片剧烈很多,原因可能就是存储芯片的需求要比CPU、GPU等更大,假如只有一台电脑(单路的),它只能安装一颗CPU,却能插不止一条内存,也能安装更多数量的固态硬盘。也正是因为如此,内存和闪存的价格才更容易受到生产厂商的减产的影响。

目前来看2019年的三个“购物节”(尤其是双十一)应该是购买内存和SSD的最佳时机,如果错过了,现在购买也还可以接受,至少比我当初500买一条8G_DDR4要强得多。最后,现在是非常时期,能别出门就别出门了,如果网购的话,做好消毒和清洁工作,最好的做法当然还是管住自己的手,尽量别买东西。

拓展阅读:

目前消费者在存储业界的两大“公敌”,SMR(叠瓦式磁记录)和QLC。

当然主要还是价格的问题。计算一下,QLC的价格应该是TLC的四分之三才比较合理,SMR的价格应该和同等磁盘数量的PMR一致也算是可以接受(例如,单碟的叠瓦式2T应该和单碟的垂直式1T一个价格)。

但很可惜的是,机械硬盘领域SMR鱼目混珠(SMR叠瓦盘价格毫无优势),连之前大家信得过的西数红盘都上了SMR的“贼船”(WD60EFAX),目前也就紫盘还算是没被“祸害”(监控硬盘上叠瓦?西数还怕自己的售后不爆炸吗?);固态硬盘那边稍微好一些,QLC的产品都很明显地标示出来,但是价格却不便宜,和TLC差不多,卖1元左右/GB的价格。

QLC的存在就不是很合理。当年SLC到MLC,在成本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容量翻倍;MLC到TLC也算是还行,成本不变容量提高50%;但到了TLC到QLC,代价就有些大了,(理想状态下)成本不变,容量仅提高33%,这还没考虑到更大的冗余、更强的主控带来的成本提升。所以,我估计QLC应该就是闪存疯狂提高每单元数据量的顶点了,虽然据说东芝已经开始准备5-bit的PLC了,但是就为了仅仅25%的容量提升就玩这种“刀尖上的舞蹈”,用户和厂商都会抓狂的。

QLC的领军者是英特尔,为了改变QLC在人民群众眼中的辣鸡印象,英特尔拿出了自家的黑科技产品——傲腾,推出了傲腾增强型固态硬盘(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搜“傲腾H10”),用傲腾给QLC闪存加速。但很遗憾的是,这依然是辣鸡。问题不是出在傲腾上,而是英特尔自己。我们理想中的产品是这样的:傲腾和闪存共用同一个主控,傲腾仅相当于缓存的功能(当然这个缓存很大,比传统的DRAM缓存要大得多)。但鸡贼的英特尔并不是这样做的,而是将PCIe X4的接口分成两个X2,分别接在傲腾的主控和QLC闪存的主控上,也就是相当于这台电脑插了两个盘,还需要通过英特尔的RST来设置给另外的盘开加速才可以。英特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样不必重新设计主控,只需将原来的傲腾的主控和(无外置缓存)的主控拼在一起就可以了。正因为这种产品不是即插即用的,所以傲腾增强型SSD并没见到太多零售产品。只能说英特尔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Sasuga Setsuna(流石雪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