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之河间生:(一)家里住进不速之客,带着到千里之外吃自助餐

 大土豆说书 2020-02-06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经常和什么人在一起,性格和行为,多少会受影响。所以自己要时时刻刻自省,因为这个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的。

河间某生,场中积麦穰如丘,家人日取为薪,洞之。有狐居其中,常与主人相见,老翁也。

这个故事发生在河间府,在今天的河北省,现在还是叫这个名字,河间县。

河间县有这么个人,说某生,是个读书人。

这个某生在自己家的场院里,积攒了一大垛麦麦秆。堆得太多了,就像一座山一样。

看来这读书人也是个业余的,平时还是靠种地生活。

这个麦秆,就是庄稼的下脚料,粮食都弄走,剩下的东西。家里人用来冬天烧火,当柴火用。

这个东西都堆在一起,家里的下人每天就从这抱着去烧火做饭。时间一长,把这个麦秆山掏出一个洞。

也不知道这些人天天抱柴火的时候用的什么技术,竟然抱来抱去弄出个洞来。

这洞里还住进了一只狐狸。这狐狸也会找现成的地方,住这里倒是免费,不用花住店钱。

狐狸住在这里,经常出来跟人见面,跟这个某生聊天。大家都知道里面住了个狐狸,可出来见人的时候,那个形象是个老头。是个人的样子。

按说知道这老头是狐狸,人该害怕啊,这里没写,是不是那时候动物成精的事情挺多,不算什么奇闻异事,人们也就习惯了?

现在流传的那句话,说建国以后,不允许成精了。是不是从这儿来的。

1.jpg

一日,屈主人饮,拱生入洞。生难之,强而后入。入则廊舍华好。即坐,茶酒香烈。但日色苍皇,不辨中夕。筵罢既出,景物俱杳。

这一天,狐狸来请某生,说要请某生吃饭。某生也不敢不去,就答应了。估计某生心里好奇的成分更大些。

可请他吃饭的地方,在这个洞里。这个某生很难进去啊,毕竟洞很小。不是人能进得去的。

狐狸在后面催他,进吧,肯定能进去。某生就试着,猫着腰往里走。

别说,还真进去了。一进去,里面地方就大了。布置得很豪华,很奢侈,某生看到这个情景很惊讶。

来到人家了,虽说这是自己家的麦秆洞,现在人家住着,客随主便,就坐在那里。

一会儿的功夫,酒菜摆上,酒也都是好酒,很香。某生在狐狸这算是开了眼了,打了半天的牙祭。

在这里哪都好,就一样,看不出时辰。那个时候看时间就是看太阳,估摸着几点,在这里没窗户,看不见外面,也就不知道太阳公公在哪了。

吃得差不多了,狐狸就说出去吧。到外面再看,还是原来的老样子,洞还是那个麦秆洞。

2.jpg

翁每夜往夙归,人莫能迹。问之,则言友朋招饮。生请与俱,翁不可;固请之,翁始诺。挽生臂,疾如乘风,可炊黍时,至一城市。

我们说说这个狐狸老头吧。

这老头每天晚上都出去,这么大年纪,夜生活还挺丰富。也不知道去哪,谁也不知道,就知道他出去了。

那个时候到点就宵禁,外面有巡街的,看来这巡街的管不了狐狸。

每天晚上出去,某生有时碰上也问,你老半夜出去,干什么去啦。老头就回答说:有朋友请客。

真是物以类聚,这是什么朋友,大半夜请客。估计是卖夜宵的。

一回两回的没事,时间长了,某生在家里,到了晚上也没事干,就跟老头说:你晚上再出去玩,能不能带我一起去啊,我在家呆着也挺闷的。

老头面露为难之色,没同意。可架不住某生三番五次的恳求,最后老头也没办法,毕竟白住着人家房子呢,也就答应了。

老头挎着某生的胳膊,也不知道怎么着,就走了,跟风一样快。一顿饭的时间,就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

老头这速度,比飞机还快,也不知道人类啥时候能发明这么快的大众交通工具。

4.jpg

入酒肆,见坐客良多,聚饮颇哗,乃引生登楼上。下视饮者,几案柈餐,可以指数。翁自下楼,任意取案上酒果,抔来供生。筵中人曾莫之禁。

俩人来到一个大酒店,看里面坐着很多人吃饭喝酒,很是热闹。

想来大城市的夜生活,在那个时候就是很繁华的。不亚于现在的夜生活。

老头领着某生上了楼,这是进了雅座,在楼上往下看,看楼下这些人吃饭,看得特别清楚。

可老头不点菜,就下楼自己拿去,看谁桌上菜好吃,随手就拿,拿上来给某生吃。

老头就这么拿,那些吃着饭的人就没人管他。这个挺奇怪。

就算是剩酒剩菜,也是没吃几口,还都是好东西,这楼下吃饭的人咋就不管这狐狸呢?

(未完待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