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欠款15多万不还本每年只付1-2万元的利息可能吗?如何做到?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20-02-06

有朋友说,他在银行有贷款和信用卡欠款合计总量15万多元,每年不需要还本只需要支付1万多的利息,不会扩大贷款规模,就可以靠这15万元的贷款生活。很多人可能都奇怪是怎样做到的,他却说很容易,而且没有网贷、没有抵押、不需要关系帮忙。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曾经有一些人吹嘘以借贷资金为生就可以活得很滋润,并以为是找到了一个不用工作、不用赚钱、仅仅一年支付1万多的利息就可以很好的生活的方式,并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

现实真的会如此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效仿吗?这种生活方式可以持续下去吗?

这种状况一般只有几种可能:一是银行贷款;二是网络借贷;三是信用卡透支。

首先,从银行贷款情况看,贷款15万元不还本只付息可以维持吗?结果到底是怎样的?

银行贷款虽然也有一些长期贷款,但长期贷款一般都会每个月还本付息,不管是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都需要偿还一定的本金的,不偿还本金的银行贷款只有短期贷款。

银行短期贷款不仅贷款审批较难,而且到期以后要还本付息。虽然有一些所谓的循环贷等品种,但是也不会超过3年五年的期限。

从银行贷款的角度看,贷款长期只付息不还本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银行对贷款的用途审查严格,即使到期再贷款也需要重新审查贷款用途,所以,长期只付息不还本是完全无法做到的。

其次,从网络贷款的角度看,是不是可以只付息不还本呢?结果你绝对想不到

曾经有很多人在网络上借贷,实际上网络也有三种:一种是各银行和贷款机构通过网络方式办理的贷款;第二种是网络借贷平台发放的贷款;第三种是类民间借贷机构以网络的方式发放的贷款。

银行和贷款机构通过网络发放的贷款,只付息不还本的方式是根本不存在的,必须按期还本付息,这是网络借贷最严格的要求。

网络借贷平台发放的贷款一般来说时间都比较短,而且利率相对较高,至于只付息不还本更是不可能的。

网络民间借贷的方式虽然可能有一年以上的贷款期限,也可能是一次性还本付息,但是根本不可能只付息不还本长期使用资金。

无论是从网络借贷的哪种方式贷款,只付息不还本都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三,银行信用卡以卡养卡的只付息不还本的方式是最有可能的,那么,可以持续吗?答案是意外的。

从理论上讲,上面所说的欠款15万元、每年付息1万多元而不用偿还本金,银行信用卡的方式是可能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卡养卡的行为。

现实中,也确实有很多人通过以卡养卡的方式实现了那些的生活方式。

现在网络上各种以卡养卡攻略比比皆是,并信誓旦旦地说是没有成本地过上幸福的生活,甚至有的明确说不需要工作和赚钱,只是通过以卡养卡的方式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快乐生活。

但实际上,各种以卡养卡攻略和提额建议只是诱导一些信用卡持卡人愿意承担一些高成本的资金使用方式,现实中会导致一些持卡人陷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难以自拔,最后导致万劫不复难以偿还的境地。

如果我们简单地以经济成本来说,以卡养卡的方式成本是非常大的。以卡养卡的前提是信用卡取现,而这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另外叠加每日万五的日息,仅日息万五也就达到了年息18%,这种高成本的以卡养卡也是造成一些人信用卡金额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一些人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另外就是信用卡“以卡养卡”非常容易逾期,不仅仅这种生活会产生自己不花钱或者花很少的钱就可以生活的很好的幻觉,这会进一步刺激人的消费欲望,更重要的是,如果操作不到位极容易产生逾期,而一旦逾期就会造成全部信用卡逾期。

同样的是,信用卡管理新规和征信系统二代以后,以卡养卡已经越来越难,甚至可以说以卡养卡将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2017年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信用卡预借现金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7〕49号),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调整信用卡取现的还款政策从紧控制,明确信用卡预借现金业务原则上不享受免息还款期或最低还款额待遇。从以前信用卡现在可以分期还款调整为信用卡取现在下一个信用卡还款日一定要全额偿还,同时还要收利息和手续费。这将导致通过信用卡套现的方式实现只付息不还本难以延续。

2019年11月18日,中国银联下发《关于开展收单机构信用卡违规代还专项规范工作的通知》,明确立即关停信用卡违规代还业务,这将对那些通过信用卡违规代还业务维持付息还本也不可能。

同样重要的是,目前新的征信系统中对各种信用卡交易都在系统中全面体现,所以信用卡的发卡银行会对所有的信用卡交易进行分析判断,对那些频繁取现、频繁交易的行为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有套现等行为,银行将会降额甚至封卡处理,导致信用卡以卡养卡将失去生存的可能。(麒鉴)

欠款15多万不还本每年只付1-2万元的利息可能吗?如何做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