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字经(22)| 学三字经有什么用?能让孩子轻松掌握成语啊

 qq7h2d54qlbih3 2020-02-07

听巧虎念三字经戳

(重要的事情巧虎念三遍)

👇👇👇

三字经诵读(二十二) 来自巧虎乐智小天地 00:47

01

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译文】周平王把都城从西北的镐京东迁到洛阳后,东周时代开始,周天子对诸侯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弱了。诸侯个个都想称王,时常发动战争,天下大乱。一些谋士、说客开始四处游说,宣扬自己的主张。

02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译文】历史学家将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号称七雄。

故事时间到

楚庄王一鸣惊人

战国时期,楚庄王即位后,整日与美女一起饮酒作乐,轻歌曼舞,根本不理国家大事。楚国的大臣们个个忧心忡忡,可又不敢劝谏,生怕庄王发起火来,自己的小命难保。

这样过了三年,有个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决定冒死劝谏庄王。

这一天,伍举来拜见楚庄王。楚庄王手里端着酒杯,嘴里嚼着鹿肉,正在有滋有味地欣赏歌舞。楚庄王问伍举:“你来见我,是要吃鹿肉呢,还是要欣赏歌舞呢?”

伍举心情沉重地回答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来,特意向大王请教。”楚庄王立刻来了兴趣,让伍举说来听听。

伍举说:“在楚国的山上有一只大鸟,样子很神奇,可整整三年了,它不飞也不叫,您知道这是一种什么鸟吗?”

楚庄王一听,立刻明白了伍举的意思,他笑笑说:“告诉你吧,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鸟:此鸟三年不展翅, 是为了丰实自己的羽翼;  三年不鸣叫,则是为了考察民众的现状和态度。他不飞则已,一飞就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人。你放心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后来,楚庄王果然改掉了以前的不良行为,全心全意治理朝政,楚国很快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敲!黑!板!

作为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的内容不仅指向传统的人伦义理忠孝节义,而且涵盖了文学历史的内容。即使时代在变,人的观念在换,但孩子的人文学科的学习始终是刚需,如果三字经运用得当,可以为人文学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五霸强,七雄出”这句背后可以引申出春秋战国时代楚庄王“一鸣惊人”的典故。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背诵并牢记“一鸣惊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枯燥甚至是莫名的,但如果从楚庄王的故事典故出发,了解了这个成语的出处,不仅趣味性增加,也为理解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这样学三字经,是不是实用性和趣味性都有了呢?

每日一思

国学启蒙与当下孩子的生活相结合,你有哪些想法?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