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泉 从人的天赋本性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最适宜的生活,对他而言,这就是最好的生活。生活的关键就是找到并过上自己的适宜生活。 一、好生活就是适宜的生活 《中庸》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这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把这句话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上可以理解为,人生而为人,有着其天赋的本性,而遵循本性而生活就是人的生活之道。一个人应该认清自己的本性,找到最适合于自己本性的生活。一个人能够按照本性而生活,就是适宜的生活,这对他而言,也就是最好的生活。人们生活的关键就是找到并过上自己的适宜生活。正所谓“生活有道贵适宜”。 人作为人,首先是一个生活者,作为一个生活者,其活动的基本动机和目的就是生活,就是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所谓好生活就是对于自己来说最适宜的生活,即与自己的本性相适合的生活。 这里所说的本性,指的就是人们的天赋禀性,包括身体的禀性和心智的禀性,主要表现为人们的身体和心智某些与生俱来的需要趋向(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和行为能力(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适宜的生活,就是与人的天赋本性相适合的生活,即与人们与生俱来的身体的和心智的需要趋向和行为能力相符合的生活。就是说,所谓适宜生活,既要与人的本性需要相符合,是应该的,又要与人的天赋能力相符合,是可能的,是一种相对于人的本性来说的“应能生活”。 二、努力找到并过上自己的适宜生活 每个人既有与别人相同的共同本性,又有与别人不同的特殊本性,所以,人们的适宜生活也同样有一些是共同的、普遍的,有一些则是个性的、特殊的。对于每个人来说,既要正确认识适宜生活的共同的普遍的方面,又要正确认识自己适宜生活的个性的特殊的方面,努力找到并过上自己的适宜生活。 从人的本性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最适宜的生活,例如,有的人最适宜的生活可能在激烈的赛场上,有的人可能是在平静的书桌旁,有的人可能适合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还有的人则可能更适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一个人来说,适宜什么生活就应该努力去过什么生活,不要硬去追求那些对自己并不适宜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所追求的生活往往并不是从自己的本性出发,不是首先考虑这种生活是否与自己的天赋禀性相符合,是不是自己所适宜的生活,而是眼睛向外,“东施效颦”,处处仿效、模仿别人的生活。他不知道,别人的生活可能对别人来说是适宜的,但对于你就不一定也是适宜的。向别人学习是必要的,但一定要从自己的禀性出发,找到自己的适宜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是不是适宜的,就是看是否与自己的本性相符合,所以,要想找到自己的适宜生活,关键是正确“认识你自己”,认清自己的天赋本性,认清自己身体的和心智的禀性条件,根据自己的本性去寻找。一个人一旦认清了自己的本性,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他也就知道自己究竟需要的适宜生活了,他也就不会在喧闹的人世间厄迷失自己的生活方向。 三、寻找自己的适宜生活不仅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社会和人类 适宜生活的主体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和人类的,不仅具有个体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社会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人们的适宜生活有一些是个人的,因为他们是特定个人的身体和心智的禀性相符合的。有一些是社会性的,因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内,往往存在着一些这个社会的所有的人都具有的禀赋条件,尽管这些条件会随着社会的不同而有差异。还有一些是人类共同的,因为它是与人类大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共同具有的本性相符合的。就是说,个人有个人自己的适宜生活,社会有社会自己的适宜生活,人类则有人类共同的适宜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就是要找到符合个人本性自己的适宜生活,对一个社会来说,就是要找到符合社会本性的适宜生活,对于人类来说,要找到符合人类本性的适宜生活。人们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寻找、创造适宜的生活,过上适宜的生活,不论是个体的人生,还是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寻找和创造自己适宜生活的过程 ( (作者:陈洪泉,青岛行政学院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