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潜伏期没有任何征兆,病毒在养精蓄锐还是在进行作战部署?

 木头yqx1ikib4w 2020-02-07
潜伏期没有任何征兆,病毒在养精蓄锐还是在进行作战部署?

前言

《“新冠”康复的人会产生抗体,为什么不用他的血清去救其他人呢?》

《自然界中基因变异的概率极小,可怕的是人类掌握了定点突变的技术》

《我们从哪里来?基因科学已经为我们揭秘了人类起源背后的真相》

如上三篇文章是我一周内发表的,都是在粉丝不断地追问下创作的,随着最近一篇文章的更新后,粉丝又向我追问了关于为什么感染病毒后都伴有一个潜伏期,潜伏期间的人也没有什么反应,病毒在体内到底在做什么呢?是在养精蓄锐还是总攻发起前在进行作战部署?

您将在本文中解锁答案!


病毒进入体内后的“作战”流程

流程1(关键流程):大多数已知的“高级病毒”进入人体后会面对强大的免疫系统,而病毒和免疫系统间并没有交战过,往往都被免疫系统“放行”了,也就是没有参与防御反击。这个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有两个兵种,“狙击手”和“观察手”。在真实的战场上,观察手和狙击手会组队完成任务,观察手的任务就是寻找目标,狙击手的任务是击杀目标。

免疫系统的“观察手”就是体液免疫B细胞,负责精准识别出病原体并将其做标记,随后通知“狙击手”细胞免疫T细胞将其击杀。高级病毒并不想跟T细胞短兵相接,于是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首先译制出早期酶来关闭宿主B细胞的防御基因。

免疫系统对体内突然引入的异类物质会通过全序列监测来识别对方的身份,如果是外缘基因,会立即修复和抑制。但防御B细胞的功能被关闭后,也就无法识别出病毒是否是外缘基因了。

流程2:病毒识别并吸附到宿主细胞的表面,利用自身独有的转录酶或随机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的位点通过宿主细胞膜穿入易感细胞完成脱壳。

流程3:合成早期的调控蛋白及核酸聚合酶。

流程4:病毒基因组(DNA或RNA)复制。

流程5:合成后期的结构蛋白实现子代病毒的组装。

流程7(关键流程):易感细胞释放子代病毒完成一个复制周期。

流程8:或继续复制,或发起总攻

当我们了解了病毒的“作战”流程之后,便明白了病毒从来都没有空闲过,他们一切都是为了发起总攻前在蓄力。所谓的潜伏期,对于宿主来说,只是病毒在大量复制前没有出现反应变化;对于被下“确认书”来说,也就是病毒在蓄力期间的病原体抗原含量非常低,无法检测到它们的核酸序列。

有的人潜伏期长,有的人潜伏期短,主要取决于病毒是什么。有的病毒会被免疫系统防御,胜败取决于抗体量的高低;有的病毒有非常聚焦的攻击目标,比如让人见到水就恐惧的那个病毒,它们只针对神经中枢,所以感染的位置不同,潜伏期长短也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