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四》 (三)
半民:上奏采纳,免去陈咸,但不追究荐举的舅舅的责任,汉成帝不傻啊。 半民:王立横行不法,失去了接班辅政的机会,老七王根接了棒。看来汉成帝不傻吗。 半民:这位“天子师”到底“老滑头”会说话,谁都不得罪。 故槐里令硃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卑鄙的人不可以侍奉皇帝,因为他们担心失去即得利益,会啥都做出来的)’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馀(警戒其他)!”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你敢侮辱我的老师),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抓住栏杆),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逄(音:旁,关龙逄,夏桀时的相,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因诤谏被杀的相)、比干(商纣时因诤谏而被杀的名臣)游于地下,足矣(我可以和龙逄、比干这样的忠臣比肩)!未知圣朝何如耳(不知你是什么下场)!”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一可诛;其言非,因当容之(他的话如果正确,怎么可以杀他,如果不对,也该宽容)。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怒气渐消),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修理),上曰:“勿易,因而辑之(原样补一下),以旌直臣(表彰忠直之士)!” 半民:张禹难道不是朱云所说吗?只为私利,尸位素餐。 汉成帝的做法真是让人不解,既不杀人,而且还要表扬忠臣,但也不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更奇怪的是,他这样做已是很多次了。不解! 半民:辛庆忌(?—前12年),字子真,狄道人,破羌将军辛武贤之子,西汉将领。初因父亲的关系,担任右校丞。后随常惠率军前往赤谷城驻兵守边,开垦屯田。甘露二年,乌孙大、小昆弥王内争,辛庆忌与歙侯作战,陷阵却敌有功,升任侍郎,后又升任校尉。汉元帝初年,补任金城长史,荐为茂才,又调任郎中、车骑将,累迁张掖、酒泉太守,汉成帝初年,征为光禄大夫,执金吾。后拜左将军,为国虎臣,匈奴西域,敬其威信。元延元年,辛庆忌卒。 |
|
来自: liuhuirong > 《徐州老师读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