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画《空山雨后》创作思路探析

 小编lwfb168 2020-02-07

山水画《空山雨后》创作思路探析

摘要:遇于目,感于心,传之手而为象,画由心目成。”这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总原则和规律。在创作山水画的过程中,画家整体上要把握大自然中山川的韵律,心中对自然景物有所构想,然后经过技法加工转化成艺术形象,画面中画家把自己的想法和要表达的情感融入其中,经过笔墨技法的处理加工使作品更具生动形象,但又不失自然山川的独特的本质属性,画面整体和谐生动,体现了神似之美。本论文主要讲述了进行山水画创作的构思过程、创作方法及相关山水画技法理论。同时,也阐述了山水画创作中画面构图及笔墨技法的运用和体现。

关键词: 临摹 写生 意境 构图 笔墨技法



    引言

山水画的高境界,不在于大自然中山川之美的再现,而在于能掀起读者心灵的共鸣。  

本文由创作《空山雨后》系列作品展开,驱使我走入自然中发现自然山川的美,记录自然之美的姿态,通过对山水画的临摹写生来创作自己所要体现出的山水画意境之美。

    一、对创作山水画《空山雨后》意境的构思

    意境是创作一幅山水画时画家构思创作的第一步,要想使画面意境生动,画面景物活灵活现,画家们必须经过不断的揣摩推敲,反复的尝试,在继承传统绘画程式的基础上经过细细研究,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最终达到与画家想要的意境的效果。

    (一)临摹对营造《空山雨后》意境的作用

    临摹是学习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临摹我们可以把前人的经验学到手,即继承传统。同时由于中国画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决定了我们对传统绘画技法的学习必须以临摹为主。

首先我临摹了几幅古人的山水画作品,有王蒙的《东山草堂图》以及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来学习传统的山水画技法,学习体会他们在刻画山石树木时运用的笔墨技法。 还有与本创作意境相关的作品进行临摹体会,有黄宾虹的作品《空山雨后》以及吕绍福的朦胧山水画系列作品,通过临摹学习山水画家吕绍福的朦胧山水画系列作品,我能够体会到他把自然秩序及抽象美之间的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每幅作品都具有自己想要表达的效果,然而对画面效果的把握却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能够看出作者要表达的不仅仅只停留在烟雨朦胧,虚无缥缈的画面上,而是在传达给当代画家一种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创新的思想。

   (二)写生对营造《空山雨后》意境的作用

前期的临摹学习让我初步了解了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带着这种感觉我尝试着进入自然中写生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雨后山涧的清新,云雾缭绕的美景,搜集素材为创作做好了初步准备。在刻画时我运用了山水画中云的画法进行尝试,体会那种朦胧的意境是怎样刻画出来的,通过不断的尝试,我体会到写生是一个创新经验的积累过程,山水画写生能把“师古人”与研究自然规律结合起来便于我今后能轻车熟路的掌握山水画的学习和创作过程。

    二、创作山水画《空山雨后》的构图

   中国山水画多采用不受现实及空间限制的“散点透视法”,画家可以不固定某一位置观察景物,达到视野辽阔的境界。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记载,山有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此为三远法。“平远”是以平视的角度观察,“深远”是以俯视的角度观察,“高远”是以仰视的角度观察。

   (一)画面的构成

    我在自己的创作中运用山水画中经常采用的“散点透视”法并结合当代山水画中的构图形式进行分析创作,表现出自然山川在经过雨水洗涤后云雾缭绕,苍茫、朦胧的意境美。

    《空山雨后》系列一,此创作中运用高远法构图,画面主要由近景区,中景区和远景区组成。近景区是一座座小丘陵,丘陵上长满了茂密丛杂的树木放眼望去江中的小船略显渺小,茂密的枝叶挡住了一部分江面。中景区是一排排险峻的山峰,其中一条瀑布自上而下蜿蜒流淌下来,湍急的水流落下那一刹那泛起一波波涟漪,慢慢向外扩散开来。远处的山峰因为刚下过雨被云雾笼罩,仿佛披了层窗纱时隐时现。整幅画面给人一种雨后大山宁静安详的景象。

    《空山雨后》系列二,此幅创作中运用高远法构图,主景区是一排结构整齐的山峰,左右山峰间一条瀑布蜿蜒而下,瀑布水由上而下流入江河泛起一波涟漪,使这宁静的山涧多了些活力。山峰上从岩石间生长出的树木枝叶繁茂为山峰增添了更多生机与活力,远处的山峰由于雨后被云雾笼罩,变得若隐若现,产生一种朦胧的意境美。置身于此,有种与世隔绝,只能听见潺潺水流声,抬头看见满眼葱绿如披了层薄纱,满心宁静与安逸。

    三、创作山水画《空山雨后》中笔墨技法的表现

    《空山雨后》系列一,在创作中主景区山石先用大笔触打底,并中侧锋结合,运用泼墨法近浓远淡的勾皴山川的大体气势,在刻画时根据画面需要随时调整笔墨的干湿浓淡营造出想要的效果,等到画面快干时再用散锋笔近浓远淡的皴擦出山的细节及肌理,产生积墨的厚重效果。山川间由上而下流淌下来的瀑布水运用微波水的画法就,用笔近浓远淡进出线条厚重些,使水与山产生一种立体感。

    《空山雨后》系列二,在创作中远处的山峰运用渍墨法先用小喷壶喷湿润画纸再用较淡的笔墨勾皴出山峰的大体气势,待到画面水分干透自然而然产生那种水墨淋漓的意境美。主景区山石先用大笔触打底,并中侧锋结合,运用泼墨法近浓远淡的勾皴山川的大体气势,在刻画时根据画面需要随时调整笔墨的干湿浓淡营造出想要的效果,趁着画面未干用破墨法在山川的岩石间添加疏密有致的树木,等到画面快干时再用散锋笔近浓远淡的皴擦出山的细节及肌理,产生积墨的厚重效果。

结语

    在创作《空山雨后》系列作品中刻画出了雨后山涧的朦胧,苍茫的意境美,由系列一到系列四,画面由水流的变化表现出雨后山间慢慢恢复宁静的生活景象。在创作中那一幕幕美景深深的印刻在脑海里,灵感在一瞬间迸发出来,拿起画笔记录下这美景来表达自己当时内心对此景象的喜爱。

参考文献

[1]吕绍福.情有千千劫[J].国画家,2006,22:16-19.  

[2]郑楚兴.山水画构图意象特征探微[J].美术观察,2012,05:13-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