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务必分辨清楚“假装努力” 跟“真正扎实努力”的差别

 纸牌屋洗牌 2020-02-07

明明很刻苦的练习,但却没有显著的进步,或者有进步,但却进步缓慢。做一样的练习,有些人很快就上手,有些人却总要花更多时间才能熟练。为什么?

其实这样的状况处处可见。念书的时候,有人很认真念、花很多时间……然后考试总是考不好。上班工作,很拼很认真,一天工作16小时几乎不眠不休,但却总是绩效不佳。

天分差异存在,但并非是主因,最常听到的借口莫非就是 :

我没有天分

我头脑不如人

我没有那么聪明

他们就是天赋好啊

你今日所见的“程度差异”,绝大部分因素都是“过去努力”的结果!

Michael Jordan 就算他天赋异禀,就算他神经传导速度确实是一般人的1.5倍快,但如果他从来没有付诸努力,他仍旧是一个不会打篮球的人。某个人今天头脑好,是因为他从小到大一直在用头脑,所以他组织能力好,所以他逻辑能力强。

你在一边怨叹说你头脑没有别人聪明的时候,你又可曾想过,那个聪明的人曾经花了多少时间努力地、甚至是被逼得去做很多自己不愿意做的练习呢?

当你看到别人轻松地花20分钟就把一段艰难的Riff 弹好,而你却需要花五倍时间,感叹自己天分不如人的时候,你又可曾想过人家曾经花了数十个小时练习过多少“类似的乐句” 才具备了今天可以20分钟解决这一句的能力?

当你每次看到别人有明显优于你的表现时,你闪过脑海的第一个想法究竟是:

A、都怪我过去的努力不如人

B、一定是因为他天分高、基因好

当你每次都把,一定是他天分高的借口,带进你的思维,你的潜意识就会不断地阻止你自己努力。

我这里指的努力是指“真正扎实的努力”,不是那种坐在那边但心思早就飘到九霄云外的“假装努力”。如果你每天拿着琴练习一小时两小时,却只是重复着那些你本来就会弹的基础练习或者乐句,你是否意识到你只是在“假装努力”

这就是庸庸碌碌三部曲:

第一步:看到别人有优异表现,绝对是他们天赋异禀;

第二步:自己去尝试弹琴遇到挫败,不断告诉自己,果然我缺乏天份;

第三步:接受没有天份的自己本来就会弹得比较不好,放任自己在松懈的状况下“随便练习” ,毫无进展。

最后获得了我们口中的“庸庸碌碌”的结果。

最后再补自己一刀 :我就跟你说我没天分吧!果然我都弹琴弹十年了也是这样而已!

练习的质量

你有没有想过,这所谓的弹琴十年,你真正有质量的认真练习的时间加起来可能比一个练习一年的新手还要少,这时候,练一年的人强过你弹十年老手,也是刚好而已。怎么去评断你练习的质量呢

第一、你的练习有感觉辛苦、痛苦吗?

如果你只是每天在弹奏你已经会的东西,那处于舒适区的你,根本就不可能进步。你必须要进入到挑战区,去弹一些你觉得弹起来很不容易的东西,弹起来卡卡的,弹到不卡为止。

有些东西必须要每天练习30分钟以上才能克服那个”卡”,当你每天只练15分钟,你就是在耗虚功,花拳绣腿,再练20年你也不会进步。 

第二、你的练习有感觉到耗费精神吗?

正确的练习是持续不间断的专注,每一个拍点,注意好每个八分音符、甚或16音符有没有弹对弹准,怎么可能不累。

一开始只能专心练习半小时,到后来可以一小时(这一小时都必须是专心的)…但后来可以专注两小时…如果能够每天专注练习三小时以上。我跟你保证,你绝对,绝对,绝对会迎来高手境界!

第三、你有练习计划跟验收标准吗?

认真练习的人,一定会有练习计划,一定会有验收标准。好比速度是一种衡量进步的标准。好比弹奏出更复杂的拍子,技巧也是。使用不同的音阶,不同的琶音交互运用也是一种进步的依据……

第四、是“刻意练习”还是“享受弹奏” ?

享受弹奏,是反复你原本就已经熟练的歌曲,因为熟练,你才能够乐在其中。这样的东西可以优化一些细节的表现,并且享受弹奏音乐的美好,我都跟学生说,享受弹奏音乐的美好很重要,但那并不等同于刻意的练习,你得分辨这两者才能做有效的练习。就像你得分辨“傻坐在书桌前恍神”与“认真的把知识放进脑子里”的差别。

简单总结一下:

首先,信念很重要。“厉害的人都是因为他们天份高”这个想法是错的!是错的!是错的!确实有些人天分高。但他们的厉害是“天份高“还要再加上“很努力”。后者也许占90%......

再者,努力的质量很重要麻烦再回去看看上面三点。

最后,请务必分辨“瞎忙瞎练”、跟“真正扎实努力”的差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