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是人性的放大器,贪婪和恐惧在市场里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何股票投资被大众称为炒股呢?一个炒字让我想起击鼓传花的游戏,都不知道最后一个接手的是谁,都希望不是自己。炒股的含义,类似于此。有买有卖,买的人希望有人接手,高价卖给对方。卖的人希望有人出高价买。情绪起来的时候,交易频繁,也许买卖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比如买的人用资金换到了股票,股价继续上涨获得账面上的收益。卖的人呢,用股票换为现金,获得了真金白银。而那些在股价越来越高时去买人的人,很可能就是击鼓传花里最后的终结者。 投资股票与炒股有何不同?投资股票,把思维转变为股票背后的公司。众所周知,股票是企业融资的凭证,即便你买入一股股票,也是上市公司的股东。股票价格每天每分每秒都在波动,背后是买卖双方在进行交易,但是,上市公司的经营是不会每天每分每秒都波动的,这是一个缓慢的动态的变化。用投资的角度和思维去观察和理解企业,心里就会慢慢有数。 情绪主要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价格上涨了,情绪高涨,价格下跌了情绪低落,所以才会有牛市和熊市之说。当然,牛熊市的本质,是利率的下降带来资金的涌入,因为利率就是金融市场里的锚。以及上市公司业绩的发展带来公司股价价格上涨。情绪,是牛熊市的助推器。情绪的背后,是人性的贪婪和恐惧。牛市里,市场价格向上波动,人们情绪高涨,不断买入,熊市里,市场价格向下波动,人们情绪低落,不断卖出。 在做投资时,正确的情绪表现和情绪控制应该为: 1. 适当的逆向思维。也就是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在大众纷纷抢入某只股票时,我们要做的,是评估股票背后的公司,估值是否合理?能否执行卖出策略。 2. 提前做好交易计划。在交易日时,某些非理性的价格波动,会让人一时承受不住,被情绪控制做出了买卖的操作。其实说白了,股票背后的依然是公司,公司的经营发展,不会因为某天价格的非理性波动而跟随波动,公司的经营发展是缓慢且动态的。所以,提前做好交易计划,不在开盘时再进行计划,是一个成熟的投资者表现。 3. 尽量远离市场。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把市场的波动比喻成市场先生,这位先生的情绪非常不理性,时常兴高采烈,也时常垂头丧气,受市场先生情绪的影响,必然会做出错误的决策。远离市场,远离这位先生,自己的才能心平气和的做好股票投资。 欢迎关注我的WX公号:启舟之路 更多有价值的基本面分析,财报解读和趋势买点把握,尽在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