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正处于美苏争霸的关键时期,美国为了争夺太空站的主动权,同时为了获得更加稳定的地球无线电通讯信号,制定并实施了向太空发射数亿枚铜针的计划。 这张计划名为“西福特计划”,发射的铜针叫做“西福特针”,主要目的就是,将大量“西福特针”发射到太空轨道中,在地球上空形成环状针云,发挥这些铜针对于无线电信号的良好反射作用,改变当时无线电通讯信号质量不佳的问题。 当时英国的无线电天文学者、光学天文学者与皇家天文学会等都抗议了此次西福特计划事件;苏联的《真理报》也以“美国玷污了宇宙”为论点作出强烈抗议,指责美国不顾现代通信卫星的发展而一意孤行。这件事最终被提交到联合国,并对后来1967年各国签署的《外层空间条约》造成直接性的影响。该条约是国际空间法的基础,号称“太空宪法”,规定的从事航天活动所应遵守的10项基本原则其中第8第9条就是防止再有此危害太空计划。 根据设定,这些铜针会在太阳辐射的压力下偏离自己的轨道,然后掉入地球的大气层,并在高温中烧毁,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年的时间。但是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根据实际观测,随后的日子里,这些铜针只有一部分返回了大气层,直到今天,仍然还有相当数量的铜针残留在太空中,成了不折不扣的太空垃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