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长安足迹(12):“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人在旅途的Gao 2020-02-07

        曲江位于唐长安城的东南角,是盛唐时期的皇家园林和游览胜地。杜甫以曲江为题的诗、或内容提到曲江的诗总共接近二十首,曲江成为他吟咏长安城最多的地点,也可以说是他踏足最多的地方,于是有人推断杜甫在长安城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就在曲江一带,也算有一定道理。

        通观杜甫的这些曲江诗篇,一个“悲”字可以贯穿始终,正体现了他个人命运的坎坷和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大概可把这些诗篇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安史之乱前的天宝年间,杜甫在长安城多年求取功名未果;第二个时期是安史之乱长安城沦陷时,杜甫被叛军抓到长安而困在城中;第三个时期是长安城被唐军收复后,杜甫回到大明宫担任左拾遗但却被嫌弃不被重用;第四个时期是安史之乱结束前后,杜甫流落在巴蜀等地而无法回到长安。

        杜甫诗作中在长安城(今西安市)留下众多足迹,就把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放在曲江。

        在第一个时期,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重阳节,杜甫来到曲江边,写下一首《九日曲江》:

        缀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

        季秋时欲半,九日意兼悲。

        江水清源曲,荆门此路疑。

        晚来高兴尽,摇荡菊花期。

重阳节秋色正浓,众人兴致勃勃泛舟曲江,遍插茱萸,喝酒赏景,还相邀着去看菊花,但杜甫看到衰败的荷花还是忍不住生出悲意。

        杜甫的悲不仅是为时光流逝而悲秋悲老,更为自己的入仕无门、前途未卜而感悲凉,这在他同时写下的《曲江三章,章五句》就明显地表露出来,其第一章为:

        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波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二毛”就是指头发斑白有黑白两色,杜甫为自己日渐衰老却仍仕途渺茫而叹息,看到湖上孤雁飞过,想象它在哀鸣寻找同类,就像自己也是一个漂泊无定的游子。

        到了转年(公元753年)的三月三日上巳节,唐代长安人多在这个节日到城南游玩踏青,杜甫来到曲江池边,看到一帮子皇亲国戚贵妇人在水边宴饮作乐,写下了一首《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杜甫先夸了她们的美貌神态,描绘她们身上的锦绣罗缎、穿金戴银,再详细说到她们吃的山珍海味和使用的精美餐具,然后叙述她们出行的锣鼓开道、前呼后拥,最后点明她们是杨贵妃的姊妹,她们有哥哥做着当朝丞相。正如前人所评说的,杜甫的这首诗“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

        在第二个时期,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陷在叛军占领的长安城中,因为之前他只是京城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叛军对他的看管并不很严,虽不能出城,但在城里还能自由走动。他来到曲江池边,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杜甫站在静悄悄的曲江芙蓉园旁,目睹昔日繁华热闹的宫殿重楼如今却宫门紧闭,不由悲从中来,想起唐玄宗和杨贵妃曾经到此游园的种种情景,如今一位已成“血污游魂”,另一位远遁成都,“彼此无消息”。距离“马嵬驿之变”发生还不到一年,杜甫可以说是第一个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发出感叹的诗人。

        杜甫感念唐玄宗和杨贵妃,还写下一首《曲江对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前四句描绘了春雨中芙蓉园的景色,一幅岁月静好的样子,后四句则是回忆当年唐玄宗曾在龙武禁军的护卫下,带着杨贵妃等皇宫贵戚自夹城来到芙蓉园游幸的盛况,不过最后两句中的“何时”和“暂”,表明这种君臣同欢、歌舞升平的盛况怕是一去再不复返了。

        在第三个时期,又过了一年(公元758年)的春天,杜甫再次来到曲江。过去这一年中发生了很多事,杜甫从长安出逃,投奔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很快又被冷落,给假去陕北探家,唐军收复长安,唐肃宗回到京城并迎回了在成都的唐玄宗,杜甫也从陕北回到京城大明宫上班,虽然还担任左拾遗,但却被禁止发声而只能做一些事务性工作。此时对于胸怀大志的杜甫来说,其郁郁不得志可想而知,他写下一首《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雀啄江头黄柳花,鵁鶄鸂鶒满晴沙。

        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尊恋物华。

        近侍即今难浪迹,此身那得更无家。

        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杜甫看着池边随风飘动的垂柳和池中悠闲自在的水鸟,借酒浇愁,跟郑八老人言不由衷地发起了牢骚:我身为皇帝的近侍想浪迹天涯是不可能的,您这么有才华,也不应该隐居在家,要出来做官才对啊。

        杜甫越喝越醉,也越发伤心,又写下一首《曲江对酒》: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醉眼中芙蓉园的宫殿变得迷蒙,花落鸟飞更让人心悲,喝得烂醉耽误了工作大家都不喜欢,做着这个可有可无的小官更觉得归隐山林是多么遥不可及,老大不小了却不敢拂袖而去,徒令人心伤啊。

        到了这年暮春时节,杜甫还写下了比较有名的《曲江二首》,第一首是: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落花缤纷意味着春天快要结束了,诗人知道时光无法倒流,盛世无法再来,唯有喝酒浇愁,及时行乐,不再想在朝做官的那些烦心事。

        杜甫所作《曲江二首》的第二首是: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每日下朝归来都要到曲江边买醉,酒钱不足要靠典当衣服来凑,以至于欠下很多酒债,杜甫说得兴许略有夸张,不过前途渺茫、借酒浇愁、得过且过,确是真的。

        在第四个时期,杜甫已经离开了长安,曲江美景留在了他的回忆中,曲江宴游也只能在梦境中了。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杜甫在成都草堂,他给族弟杜位写去一首诗《寄杜位》:

        近闻宽法离新州,想见怀归尚百忧。

        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

杜位在长安的宅子就在西曲江,十多年前杜甫还曾在杜位家过除夕夜,写下过一首《杜位宅守岁》。杜位是奸相李林甫的女婿,受到牵连被流放外地快十年了,最近被从宽处理重新起用,杜甫给杜位写信问候:不知战乱何时能结束,我们两人都远离长安,现在皆已满头白发了,是不是还能有重游曲江的那一天?

        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的秋天,杜甫流落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写下著名的《秋兴八首》,追忆长安的风物和生活,其第六首便讲到曲江和芙蓉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站在瞿塘峡口想起了曲江边,虽相隔万里但都已进入秋季;遥想天子从兴庆宫花萼楼经夹城到曲江游幸,现在芙蓉苑的盛景已经远去,传来的是边地战乱的消息;当年芙蓉苑华美宫殿上天鹅绕飞,曲江池中鸥鸟被穿梭往来舟楫惊起;回首长安歌舞升平之世,那里自古就是帝王之地。杜甫怀念长安,更是怀念一去不复返的大唐盛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